返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为(第2/2页)  宋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到他包拯居然能说出如此恭维人的话来…………

    千百代之第一君,这话实在太过夸赞,自己能被包拯这般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的谏臣如此夸赞,赵祯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包相公莫要如此激动,朕的意思是在部份地方实行减免农税,而并非是举国上下一律减免。例如南海诸国便不宜减免,此处以粮食为主,辅以果蔬之类……”

    包拯稍稍皱眉思索一番便点头附和:“官家所言甚是,不当举国上下减免农税,宁夏河套之地也是产粮之所,可减而不可免也……”

    这算是说道赵祯的心坎中,他最担心的便是朝臣们一竿子把船打翻,或是坚决反对自己的减免政策,或是要求天下一致,那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皇帝最大的好处便是自己提出一个想法之后,自有下面的人回去完善和执行,但用人一定要正确,比如眼前的包拯,就是一个思虑周全又才能出色的执行者。

    赵祯走下御座,走到包拯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此事朕全权交由你处理,回衙之后务必拟奏一片详实的奏疏呈上,朕不着急慢慢等你的奏疏,但务必详实,且不得走漏消息。”

    包拯知晓此事的意义重大,不光对大宋和百姓来说,对官家一样如此,这是关乎陛下仁名的一次施政,也是名垂千古的一项改革!

    若是能在大宋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取消农税,那便是继汉文帝以来再次出现减免百姓赋税的仁君!

    不光官家需要仁君的名头,朝臣们更是需要,能在仁君手下一朝臣子,那便是说明德行上无亏,虽不是各个都算真君子,却也没有伪君子在朝中兴风作浪。

    免除农税更是盛世的写照,是治世的降临,想想看连朝廷都不需要农人缴纳税收,农人还有什么理由造反呢?!文臣更是可以大肆宣扬大宋的鼎盛,也可以把自己标榜为盛世王朝的典范。

    可以说赵祯若是取消了农业税,甚至比当初传国玉玺现世更加有力,这才是华夏正统王朝的魄力,这才是帝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标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