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2/2页)  宋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子弹,这是最大程度上提高火枪装填速度的办法,同时为了解决火枪的气密性问题,大宋的这种后装填步枪的枪柄处装有厚厚的橡胶垫片,为的就是保证气密性。

    当枪柄掰开之后,装填弹药,合上时会有内置钩锁把枪牢牢的合起,同时橡胶垫片就起到了极大的密封作用。

    这时候的撞针击打内置火石引燃火棉,铅弹就会被迅速的推出,火枪气密性的问题在宋人的智慧下完美解决。

    但大宋皇宫中的火枪且不是如此的,赵祯提议格物院研制的全金属定装弹已经能够投入实战,而且效果惊人。

    金属定装弹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忽略气密性的问题,因为装药是在金属蛋壳中爆炸燃烧的,于是便不用担心枪管中的气密性。

    大宋的禁中已经开始装备栓动步枪,这样一来大宋的火枪技术将会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之多!

    数百年,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才是大宋的正真“天堑”,即便是把火枪的原理和技术告诉吐蕃,吐蕃也制造不出大宋的火枪。

    原因很简单,枪管,枪栓,弹仓,这些东西铸造起来就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再加上火棉的配方,金属定装弹,等等这些几乎是无数条“鸿沟”横在吐蕃人的面前。

    何况赵祯把火器看的很重,不光是赵祯,大宋的任何一位朝臣都把火器看的很重,天下间最难以进入的地方,第一个便是格物院的火器司,第二个是大宋的兵工厂,第三个才是大宋的皇宫!

    即便如此,大宋的栓动步枪依旧没有普及,甚至还达不到量产,唯一能够量产的也只有铁壳定装弹。

    并且还是在各地兵工厂接到来自中枢以及兵部和参谋兵事院的联合发文后才能大量生产。

    其实在宋军之中就已经有人开始自己琢磨铁壳定装弹了,大宋真的不缺乏聪明人,有些人按照枪管的尺寸自己打造了铁壳,并且把纸壳定装弹塞到了铁壳之中,如此一来效果也是不错的,当然这却是没有整体的铁壳定装弹要来的好。

    只不过比纯纸壳定装弹要好得多,再加上枪管中的四条膛线,使得射程能够达到近六百步的距离,堪比一里地,这样的距离对于大宋的火枪来说已经相当吓人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