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五百六十章赵祯的“教化”(第2/2页)  宋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抬高价格之后再卖给西面的其他国家,这种买卖相当划算。

    赚到的钱财还能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虽然塞尔柱没有工厂,但大宋不就是相当于塞尔柱的工厂一样吗?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么多年也没能从大宋搞到一个完整的蒸汽机,同时那些被宋人称之为“格物官”的人才也没有劝降过来。

    否则塞尔柱自己便会有制造的能力,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图格鲁克发现其中的问题。

    宋人商贾不光卖出货物,还会购买一些东西,比如矿石,宝石,之类的,量大的便会雇佣塞尔柱的贫民为他们工作,把大量的货物再运回到大宋去。

    而此时的塞尔柱商人还在为大宋的商人带来的货物多少而乐此不疲,根本就不会在意人家已经在两头赚钱。

    由此,图格鲁克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宋人都如同他们的皇帝一样聪明?

    其实他并不知道,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否其实和皇帝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当然在人类这个物种层次而言,智慧是稍有区别的,但区别并不大。

    而在这个时代,皇帝的身份决定了一切,赵祯是大宋的皇帝,但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的大家长,这一点上无论是赵祯自己,还是大宋百姓都明白这一点。

    于是这个大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便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汉家王朝才会不断的提出“教化”一说。

    有的王朝,有的君王会把百姓“教化”的规规矩矩,永远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如此一来最聪明的人也只能在这个圈子里聪明,但本质上还是在打转,除非他能打破这个圈子,而要打破这个圈子,就要与圈子的制定者也就是皇帝抗衡,脑壳硬的人不是没有,但最终硬不过钢刀。

    而有的王朝有的君王会把百姓“教化”成匪类,整个王朝化身为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他们相信自己双手和力量,用手持刀,用刀掠夺,当然这样的王朝也不会长久,因为前人早已预言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而赵祯算不上是给大宋制定了什么规矩,也并未有过好战之举,他所发动的战争都是在国家利益的需要之下,在长久发展的思考之下所进行的,所以疆土虽大,但却依然充满可控性与理智。

    赵祯所作的其实就是给大宋这个封建王朝“开蒙”而已,一旦开启蒙智,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不同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