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4章 飞地保卫战(21)(第2/3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来,相当于扩大攻防区域,对兵力充足的羌人而言,巴不得再辟战区加剧守军的消耗。

    难得的机会!

    不愧是足智多谋的黄牛羌族长!

    逼着汉军扩大战场加剧消耗,抑或是迫使汉军让出这条通道的控制权,直接抢占进攻据点腹地的桥头堡。

    无论汉军作出何种选择,高原羌都稳赚不赔。

    逐鹿军会怎么选?

    其实没得选,扩大战场固然不是守军愿意看到的,但通道失守的危机更大。任一条通道失守,被羌人获得直接进攻据点腹地的机会,另外四条通道的战斗将毫无意义,一点告破,整个外围纵深都将失去。

    逐鹿军不敢再退,大门板一横,磐石般挡在追兵前方在,严阵以待。与此同时,这条通道上的守军也一改严防死守,交替掩护着往后退却,主动收缩阵形的意图明显。

    此消彼涨,高原羌士气大振。

    羌人心知不能让汉军脱战,否则大概又会遭遇到火牛战术,全线狂攻。

    门板阵受到猛烈冲击,却不慌乱,仍坚韧地抵御着羌人潮水般的进攻,不放过任何击杀敌人的机会。原本坚固的大门板,在多日交战中持续损耗,很多板楯已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板楯只剩一半,却因无法得到补给,只能苦苦支撑。即便如此,扛着半截大门板上阵的賨人,也从来没有畏首畏尾。传说中的神兵,为战而生的传奇,慷慨而战,永不言退。

    在羌人猛攻之下,通道上的逐鹿军退得尤其艰难。

    退是必须的,却不能乱,如果被羌人击破防守,不仅没有人能退回去,还很可能连累在后方帮他们死守侧翼的友军,让友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一旦那样的情形发生,友军最后有没有人能活下来都是两说,而外围纵深的全面失守也很难避免。

    打到这份上,只需要打开一个小缺口,等待守军的,必将是全线崩溃。

    羌人首领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片区域的鏖战。

    挣扎无益,快崩溃吧!

    可惜的是,他们翘首以待的情形始终未曾出现。无论白毦兵还是賨人,战斗意志之坚韧,都不是正常部队能够企及的,人数优势可以帮助羌人在战场上击杀逐鹿军,却没办法摧垮这支部队的意志。

    守军终于退到通道尽头。

    尽头不远处,已能清楚地听到牦牛叫声。

    换作以前,羌人断不敢逼迫太紧,火牛战术的威慑力,没有人敢忽视。然而这一次,羌人却更加奋不顾身地冲杀着,死死咬住逐鹿军,狂攻猛打。所有羌人都知道,这次情势跟以往全然不同,通道尽头侧翼也有羌人进攻,战线长度比通道战线长十倍不止,两军厮杀在一起。战线漫长,犬牙交错,守军想脱离战斗的难度,显然比狭小的通道战线困难得多。

    羌人继续猛攻,就是不想给守军脱战的机会。

    火牛阵确实可怕,但只要不让守军脱战,火牛阵自然用不出来。

    除非,逐鹿军疯起来连自己人一起坑!

    徐庶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但他并非为求胜利会不顾已方将士的统帅,除非别无选择。倘若飞地保卫战已到了最后时刻,形势到了必须牺牲一些人才能赢得胜利,他或许会在痛苦和自责中做出决定,但现在,说飞地已经到了危亡时刻,显然还稍稍早了一点。

    于是徐庶选择的脱战方式,不是那么冷酷决绝。

    虽不够决绝,却同样有效。

    军团技在人群中爆裂,密集的羌人勇士群顿时被炸出一个缺口,方圆十多步范围内,几乎再没有一个站着的羌人!

    就在这时,一排白毦兵紧握长矛,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

    接着第二排。

    第三排。

    三叠浪,又是三叠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