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0章 飞地归属(上)(第2/3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语间暴露出来,即便骂人也得拐几道弯儿,给对方保留颜面,让人知难而退即可。象鱼不智这样当面啪啪打脸的着实没见过,简单粗暴,还挨了个三连击,吴懿气得浑身直哆嗦,半晌楞是没说出话来。

    张肃暗自叹了口气。

    张肃早就预料到今天这场会面可能不怎么愉快,他就是来缓和气氛的,但话没说两句便撕成这样,张肃也着实感到脸翻得太快。的确是吴懿说话夹枪带棒在先,但并未脱离世家豪族惯用的套路,严格讲并没有什么毛病,反倒是鱼不智的反应太过激烈,直接翻桌子踹人脸,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

    不愧是逐鹿领主,风格确实剽悍!

    事已至此,张肃只好出来解围:“诸君,且稍安勿躁。”

    吴懿瞥了张肃一眼,眼眸中闪过一抹愠意。张肃和他共同代表益州府,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红脸在惨遭羞辱的时候,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同伴能替他挽回些颜面,张肃偏理性持重的言辞显然无法让吴懿满意。

    张肃将吴懿的眼神尽收眼底,却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于公,他今趟是当和事佬,气氛瞬间搞这么僵,他肯定优先缓和气氛,怎么可能为照顾吴懿情绪而让局面越发不可收拾?于私,不怕说得直白点,张肃和吴懿虽同为州府效力,但一个是本土豪强领袖,一个是东州士代表,立场不同,代表的利益方也不同,加上刘焉刻意制造本土派和东州士对立,两派私底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吴懿被鱼不智骂得狗血淋头,指望张肃替他找场子,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伪命题。

    除此之外,两人还存在着明显政治倾向,尤其是在国族认同方面。

    吴懿是随刘焉入蜀的空降部队,到益州后势必会争夺本地豪强的利益,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抱紧刘焉大腿,吴懿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一直唯刘焉之命是从,还将妹妹嫁给了刘焉之子,有了姻亲之谊。对吴懿而言忠于刘焉是第一要务,任何跟这条相悖的人或事,都是他必须反对或打击的对象。

    赵部如是。

    鱼不智亦也是。

    什么?鱼不智为国拓土有功?明明是在给刘焉制造麻烦好不好!正因如此,吴懿完全没觉得逐鹿领打下高原飞地是好事,反而将鱼不智视作麻烦制造者,再加上鱼不智跟赵部的暧昧关系,吴懿对他敌视态度是鲜明的。

    张肃却是不同。

    作为益州本土派领袖,张肃不怎么热衷同东州士的政争,侍奉刘焉后,他相对来说更谨守分际,尽人臣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张肃当然也忠于刘焉,但同样忠于汉室,因此他不象吴懿那样对州牧惟命是从。平日里倒也罢了,若刘焉利益与汉室利益发生冲突,张肃往往更倾向于后者。

    譬如说,张鲁盘踞汉中,坊间早有传是出自刘焉授意,以阻断长安使,实现割据益州的野望。这种情况下,吴懿这样的死忠会当作什么都不知道,顶多嘴上痛骂张鲁找死,不至于试图采取行动改变事实。张肃则不愿沉默,曾两度进言州府尽快讨灭汉中叛军,以恢复益州与中央朝廷的联系。

    单这事,便不难看出汉室在张肃心目中的地位。

    刘焉是益州牧,张肃愿意受其驱使,但并不代表他赞同刘焉割据地方。要不是张肃在益州本土派中声望极高,对政治分歧的表达也相对温和,刘焉怕是早就让他从眼皮子底下滚蛋了。

    近来,刘焉扶持东州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是没有原因的……

    逐鹿领攻占高原飞地这件事,张肃立场也和刘焉不尽一致。

    张肃为逐鹿领在高原开拓疆土的壮举感到振奋和自豪,同时他也预见到益州府很难接管飞地,并对此深感遗憾。上次鱼不智在州府吃了闭门羹,张肃就曾跟鱼不智坦率地道出心中所想,告诉鱼不智与其为公文浪费时间,不如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