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4章 德不孤,必有邻(第2/4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约,现在刘焉虽声望大受影响,却也还没到彻底不要脸的地步,基本的信义还是要的。他只是气不过赵部落井下石,赵部还是他手下的人,公然跟上官唱反调对威信打击着实不小。

    赵部之后,好一阵子都没有新的公告出现。

    正当大家以为诸侯公告刷屏闹剧已经落幕时,又一条公告施施然出现。

    第六个公告回应的诸侯,是一位青州诸侯。

    孔融是北海相,国相官职与太守同,地位跟率先发声的几位比并不高,不过孔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前面数人都没有的:他是孔子二十世孙。

    所有人风中凌乱。

    孔子后裔也凑起了热闹!

    在几个诸侯立场鲜明地支持鱼不智的时候,接了一句“德不孤必有邻”,这刀插得不动声色,却又入骨三分,狠捧了鱼不智,同时狠踩了刘焉一脚。杀人诛心,莫此为甚。

    至此,六位诸侯公告天下,就飞地问题或明或暗地表达对巴郡的支持。这六位诸侯,有名臣宿将、有关东盟主、有外战强人、有名将之后、有豪门贵胄、也有刘焉的下属、还有圣人后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六位诸侯几乎囊括了大汉朝最具影响力的几个群体,极具代表性。

    尤其是孔融这一下,大概率让本可顺利平息的风暴刮得更猛烈。

    果不其然,又一波诸侯公告此起彼伏:南阳太守袁术、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吏陶谦、上党太守张扬、兖州牧曹操……加上此前发声的公孙瓒、袁绍、马腾和赵部,当年讨伐董卓的十九路诸侯,除去那些过世或失去地位的,仍在其位者先后以公告表明态度。

    此外,会稽太守王朗、平难中郎将张燕等也不甘寂寞,发公告以助兴。

    另一位玩家诸侯,东海相庙街十三少犹豫很久,最后也加入发声行列。

    实际上庙街十三少压根就不想凑这热闹,一则他没兴趣为鱼不智助攻,二则东海国刚脱贫,十三少不愿花百万金说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囊中羞涩呢,哪有闲钱砸公告表立场?但严畯认为飞地问题已不再是巴郡和益州府的矛盾,俨然已成为撩动无数国人爱国热情和道德判定的标杆,站不站队,站哪边,很可能直接关系到朝野对诸侯的看法和评价。这种情况下不能犹豫,花点小钱消除隐患是最稳妥的做法。

    以为前面那些发声的诸侯个个正义感爆发,那是幼稚的想法。

    刘焉再怎么龌龊也是汉室宗亲,一方州牧,所有人为公义怒怼益州牧,只能说思维着实简单了些。最早发声的那些诸侯,或许公义超过私心算计,但后面跟风的那些人,恐怕大半都是借此机会为自己刷道德值和存在感。

    不得不承认,npc英才政治敏感度更高,庙街十三少乖乖掏钱。

    当诸侯们参与这场狂欢时,有个诸侯群体却显得分外沉默:汉室宗亲。

    幽州牧刘虞不说话,荆州牧刘表也不说话,已升任平原相的刘备还是不说话。原因当然也很明确,刘焉处理高原飞地的方式惹得天怒人怨,无法为他辩护,但刘焉毕竟是宗亲,其他宗亲再不满刘焉惹出这场风波,恼怒他让宗室群体颜面无存,也不能象其他诸侯那般,公然跳出来指责刘益。保持沉默,是他们能做的最好应对,不为刘焉脸面,而是刘氏宗亲的尊严。

    所有发声的诸侯,无论措辞直接或委婉,立场都高度一致,支持巴郡。

    无一例外!

    “大人,我们再发公告解释吧?”吴懿面色惨白,心中惶惑到了极点。他牵头跟鱼不智接洽,虽是奉命行事,可局面搞成车祸现场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如何吴懿都必须承担责任。

    刘焉缓缓摇头。

    他知道,这时候再多的解释都无济于事。

    汉室倾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