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7章 繁华表象下的危机(第2/2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智希望用来发展纺织业。

    三级乡镇新增建筑,桑园c初级养蚕场和初级织坊,构成完整产业链,终端产品是丝绸。丝绸的价值自然无需赘述,而巴郡出产的丝绸价值更高。

    巴郡属于益州北部,益州北部蜀地是中国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蜀地出产的蜀锦,名列中国四大名锦,誉满神州。早在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就在成都夷里桥南岸设锦官城,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三国征战不休,蜀锦却能超然于战事之外,成为行销神州的畅销商品,不难看出蜀锦的价值。

    于是鱼不智就有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纺织业的心思。

    秦置锦官城,为了更好地管理丝绸c织锦刺绣,鱼不智希望用一个附属领地专门发展纺织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很难,鱼不智已经见识到蚕农和织工的入手难度,但他还是打算努力争取做到。

    发展纺织业,是鱼不智深思熟虑的结果。

    同时也是领地现状所决定的。

    逐鹿领朝气蓬勃,发展势头迅猛,但繁华表象下,危机渐显。

    清剿任务间隙,徐庶向鱼不智提出自己的担忧:领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照这样下去,将来领地很难继续维持目前的高薪资和高福利。

    听到这话时,鱼不智第一反应是徐庶在跟他开玩笑。

    逐鹿领资金状况极好,手中还有大笔闲钱用不完,将来会缺钱?

    但在听完徐庶的全盘论据后,鱼不智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逐鹿领的高薪资和福利待遇,一直让逐鹿乡民津津乐道,让外面的乡民艳羡不已。有这样的薪资和福利,靠的是两个賨人部落出产的賨布c巴乡清和白竹弩,除此之外,逐鹿领自身竟没有一样能带来丰厚收益的产业。

    用产品价值减去各项支出,领地一些产业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钱!

    赔钱的原因很明确:薪资支出太高。

    现在问题没有凸显出来,是因为领地以前人口比较少,賨人部落商品带来的暴利,使得领地资金情况宽裕,掩盖了结构性问题。賨人部落获得投资后发展很快,产能不断提升,但随着部落越来越庞大,产能提升速度相对变缓,賨人部落产能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逐鹿领人口增速。

    薪资支出越来越大,盈利增长低于薪资增长,这就是逐鹿领的现状。

    找准并做大一两个支柱产业,是鱼不智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事,只赶出一章,见谅,明天会补上。)(未完待续。)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