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7章 讨伐董卓 上(第2/4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卓战役里分心他顾,鱼智长出了一口气。

    鱼智经历过一次讨伐董卓战役,大致活动细则,心中有数。

    打开官网,将公告内容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果然如记忆中一般无二。

    npc势力分裂为董卓阵营c诸侯阵营和中立阵营,玩家可自由选择相应阵营加入。加入董卓或诸侯阵营后,可攻击敌对阵营并获得相应功勋值,最终兑换阵营奖励。玩家也可以选择远离战乱,以中立身份继续默默发展,代价是就此与丰厚的战役奖励无缘。

    战役开始时,所有玩家势力均默认处于中立阵营。

    选择阵营仍是两次机会:系统维护结束后,玩家有24个小时确定自己的阵营;第二次机会则是在72小时之后,即现实三天时间。如果两次阵营选择时机都错过,那么很抱歉,只能在讨伐董卓战役中做一个旁观者。

    董卓阵营和诸侯阵营互为敌对,攻击敌对阵营获得功勋值的具体规则,也与黄巾战役差不多。自由玩家仍然只有一次初始功勋,到战役中后期,功勋来源将集中在npc部队身上。

    总的来说,阵营选择和功勋获取模式,与第一次全国战役大同小异。

    但与黄巾起义战役相比,讨伐董卓战役还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讨伐董卓战役划设有“战区”。

    参战玩家势力,必须派遣至少一半领地部队或军团玩家进入前线战区,参与战役大会战。派遣部队到战区有强制性,如果玩家拒绝履行阵营义务,将会直接被踢出战役,重新回到中立阵营,直到讨伐董卓战役结束。此外,只有在战区才能获得功勋值,战区外打得再热烈,都不会获得阵营功勋!

    要想在讨伐董卓战役里获得好名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区奋勇作战!

    考虑到游戏中第一次出现战区设定,官网解释了可能出现的误区。

    1c战斗难免折损,战损后前线兵力降至总兵力半数以下,会如何判定?

    官方举例:某领地共5000部队(一级城市规模最大兵力),履行阵营义务派遣2500人,战役进行期间陆续阵亡2000人,前线仅剩下500将士,这将被界定为“正常战损”,保留该领地继续参与战役的资格。

    2c前线战损后领地征兵,总兵力发生变化时,系统会如何判定?

    继续沿用上例,前线阵亡两千人为例,不同征兵数量作相应分析。

    ac征兵不超过2000人。

    即新征士兵不超过“前线”战损,新征兵力将被视为需履行阵营义务。领主可自行决定是否让相应部队再次赶往战区,该部分兵力可以留在领地,但不得参与对敌对阵营势力的进攻。

    bc征兵超过2000人。

    新征召的士兵超过前线战损,除抵扣实际战损兵力外,超出部分一半兵力应履行强制阵营义务,征召完成后三个游戏日内,强制阵营义务的部队需动身赶往战区。简单地讲:倘若征兵3000人,抵扣2000战损的部队,剩余1000人会被视为领地总兵力提升,其中500人(一半)必须赶往前线参战,补充战损那2000人的部队要不要去由领主决定,但若是留在领地里。依然不得参与对敌对阵营势力的进攻。

    这是为了防备某些玩家势力自作聪明,故意将派往战区的部队消耗光,通过在领地征兵集中优势兵力,以不对称力量攻击附近敌对阵营玩家势力。通过规则设置,减少参战玩家势力后顾之忧。

    3c战区外产生的战斗折损,可自行补充,与战区内的损失无关。

    也就是说,即使玩家势力无需履行阵营义务的部队,在战区与敌对势力打生打死,领地可随意补充,只要不超过实际战损。

    4c战区内外均发生折损,玩家征兵时,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