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章 就他了(第2/4页)  三国领主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飞鱼领就在袁绍地盘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两位候选诸侯,公孙瓒的骑兵很厉害,但右北平与飞鱼领隔海相望,北平骑兵没办法跨海来援;至于曹操,处四战之地,自个日子都过得窘迫,且陈留离渤海实在太远,根本没办法给飞鱼领必要的支援。

    黑山军压力下,能庇护飞鱼领安全的诸侯,现阶段只有袁绍!

    ——其次,袁氏领袖光环带来的隐性红利。

    袁绍现在虽只有渤海一郡,但他出身显著,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本身也颇具实力和魅力,在朝野间声誉都很好,以太守身份成为盟主,号令群雄,将袁绍的领袖地位彰显无遗。

    讨伐董卓战役结束了,但袁绍的领袖光环并未消失。

    作为三国迷,鱼不智比较熟悉那段历史。

    各路诸侯打道回府,袁绍继续做他的渤海太守,由于举事诸侯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服众的人选,袁绍依然保留着部分盟主特权,地位比较超然。

    袁绍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先是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获得大义和便于驾驭,于是选中了汉室宗亲c幽州牧刘虞。奈何刘虞无意当皇帝,断然拒绝,袁绍另立新君的企图才没能得逞。以太守之身,主导并推动皇帝废立事宜,其他诸侯没有提出异议,不难看出袁绍的影响力。

    后来袁绍与韩馥交恶,韩馥减少军需供应,想饿散c饿垮袁绍的部队。袁绍是不速之客,占着地盘不走,遭遇主人如此对待本不难理解,可袁绍直接决定谋夺韩馥的冀州。当时韩馥兵强,袁军饥乏,硬拼多半铩羽而归,袁绍开始利用他的影响力借刀杀人,请公孙瓒南下,言明由两人瓜分冀州。结果北平军一动,韩馥惊慌失措,袁绍派人说服韩馥让出地盘,独吞冀州,自此与北地军事强人公孙瓒交恶。

    再后来,袁绍多次在关东任命地方官,青州刺史臧洪就是由他任命。

    谋议另立皇帝c勾结外地诸侯以下克上c私自册封地方官,凡此种种,都不是普通诸侯能做或敢做的。袁绍却做了,做起来轻松写意,勿论成败,其他诸侯没有强烈反弹,除非立场直接敌对,大家尽皆默认袁绍有这权力。

    董卓把持了天子,关东无主。

    诸侯们难免发生龃龉,有个能居中调停的人总是好的。

    袁绍曾经是诸侯盟主,家世声望都很高,天然适合成为名义上的盟主。

    这就是问题关键之所在!

    甭管袁绍地盘大小,其超然地位不会轻易改变,领袖光环带来的特权,其他诸侯难以撼动。如果运用得好,有望带来难以估量的隐性红利。

    鱼不智看重袁绍身上的这一独特“领袖光环”,以逐鹿领现在的实力,或许还很难享用到这些隐性红利,但随着领地继续发展,终究会有些机会。往近了说,眼下有个人能否获得袁绍支持,形势可能完全两样。

    这个人,就是巴郡太守赵部。

    鱼不智很愿意帮赵部一把,不仅为了那份交情,还有自身利益的考虑。

    鱼不智和赵部私交不错,联系十分紧密,赵部若能保住巴郡太守之位,对逐鹿领有百利而无一害。巴郡太守赵部被刘焉步步紧逼,处境尴尬。

    以一郡之力,硬抗拥有汉室宗亲暨益州牧身份的刘焉,前途煞是黯淡。硬扛很难幸免,最好的结局是换个地方,可毗邻的荆州自打刘表入主之后,气象为之一新,赵部眼下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下一步应怎么办,一时间谁都说不清。

    袁绍或许是最可能帮到赵部的人。

    赵部明确响应过讨伐董卓号召,袁绍是关东诸侯盟主,虽说赵部从未到过前线,但名义上与十八路诸侯算是同道中人。如今赵部处境比较艰难,袁绍要是能帮他说几句话,居中调停一下,或许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