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2章 清凉寺(第1/2页)  仙魔同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刚亮五台山上有着淡淡的薄雾这个时候云乞幽忽然明白为什么五台山会成为了佛门圣地为什么八百里的五台山会有几百家寺庙道场。
    薄雾映衬着朝霞泛起的并非是淡红色的光泽而是淡黄色就像是佛门金光一圈又一圈的笼罩在各个山头。这种自然现象与五台山极为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系五台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北端其山势虽然浑厚但多断土层与断岩层山中树木并不茂盛很多山头远远看去都是光秃秃的呈现出暗灰色走进了
    才能发现山上长着几棵歪脖子老树。
    暗色的山势薄薄的雾气映衬着霞光正好出现了淡黄色类似佛光的自然现象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几乎每天清晨从辰时开始到巳时结束在这一个时辰里都会看到这种淡黄色光晕。
    最好看的是每年冬至的早上如果天气合适会出现罕见的盛大佛光据说浓烈的金色光圈会将八百里的五台山足足围绕七圈远远看去整座山脉就像是金色的一般。
    如今时间不对云乞幽是没有眼福看到那一年一次的佛光普照的奇景了。
    她顺着香客的人流往上走快到半山腰时就能听到诵念经文的梵唱声还有敲打木鱼的咚咚声鼻息间已经能嗅到了特有的禅香气味。
    这种声音加上淡淡的禅香能让人燥乱的心慢慢的安静下来。从上山还愿的香客变化就能看的出来初上山时不少人还在说话场面有些乱当听到经文时他们的心自然而然的就平静了下来也不会大声说话了有些虔诚的香客在此刻已经开始对山上那座古
    老的寺庙顶礼膜拜。
    清凉寺很古老经过多次大起大落的重建之后如今已经看不到它昔日的雄风走到近处也只能看到一些破旧的庙宇。
    不像迦叶寺距离百八十里呢庙宇上方的金色琉璃瓦片都能晃瞎人的眼珠子生怕别人不知道迦叶寺是天下第一大财主。这还真不是假话如今天下最有钱的就是佛门比如迦叶寺不仅仅须弥山全部是迦叶寺的产业在迦叶寺方圆数百里的耕田也都是迦叶寺的产业那些种地的百姓不是向朝廷缴纳赋税而是向迦
    叶寺缴纳。
    在民间的高利贷的行业一般都是九出十三归也就是这个月你借九千两银子下个月你得还一万三千两如果还不上那就是驴打滚的利息了。
    佛门是天下最大的放贷者佛门所谓的温汤利虽然没有九出十三归这么狠那也是一成五的利息啊。也就是找佛门借一万两银子次月要还一万一千五百两。
    再加上无数香客的布施捐赠以及还愿的香油钱佛门几乎肥的放个屁都能流出二两油来。
    所以不论是迦叶寺还是其他大一些是庙宇金漆刷了里三层外三层有些讲究一些的和尚连瓦片上都刷着金漆不是用来防腐蚀的纯粹就是为了晃瞎人的眼。
    这种佛门的主流现象在五台山大多数寺院似乎都没有究其原因还是佛门密宗实力不够不像禅宗那么会捞钱。
    五台山几乎所有的寺庙在山外面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产业也没钱去放温汤利就凭着下山的和尚化缘与香客的布施的香油钱勉强在维持在温饱线上下。
    这就导致五台山密宗最大的寺院清凉寺破的都不能令人入目。
    都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云乞幽看到山壁上的那尊大佛雕像上一点反光的金漆都没有不由得暗自摇摇头。
    心想这里比迦叶寺真是差远了。到了山腰清凉寺山门前和大多数寺院一样山门前有鼎或许是因为贫穷的关系其他大寺院山门前的鼎都是三足巨鼎一般都有六七千斤重讲究一些的寺院比如济世庵迦叶寺门前青铜巨鼎都
    接近两万斤。
    清凉寺山门前的鼎就一个半人高的小鼎或许是自己也觉得过于寒酸所在放了三个小鼎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三尊青铜鼎已经被岁月腐蚀的差不多了。在每一尊青铜鼎内都插着许多正在燃烧的禅香粗细都有。几乎每一个香客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