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五十 挑捡(第2/3页)  食味生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里这些果干、果茶、果酱做的点心是从来没有断过的。

    这样好的女儿,那李家小子真是前辈子烧了高香积了大德,才让他给得了去。

    要是他敢对阿青有半点不好

    吴婶正琢磨心事,唐妈妈来回话说刘牙婆已经带了人来了。

    大妞也好奇的出来看。

    刘牙婆穿着很厚实的一件茧绸面儿羊皮袄,头发挽了个纂,看着四十来岁年纪,方脸盘,薄嘴唇,一看就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她进来先给吴婶问安行礼,又向阿青问了好。对着吴婶她是满嘴的吉祥话,说吴婶这一胎怀得好,必定生下个大富大贵的孩子来。对着阿青则把她夸成了一朵花儿,天女下凡也不过如此了。就只见她两片薄嘴唇开开合合上上下下,词儿又多又丰富,阿青又是好笑,又有点儿佩服。

    果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刘牙婆名气大,口碑好,果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吴婶也笑着说了两句客套话,问她:“你带来的人呢?”

    刘牙婆陪笑说:“在门外侯着呢,夫人这会儿要有空,就让他们进来,请夫人小姐先过过眼。”

    大妞凑近阿青跟她咬耳朵:“姐,你看她想起了什么?”

    “你想起什么?”

    “我想起以前的货郎李了。”大妞嘿嘿笑:“担个挑子走街串巷的,谁家把他叫住,他就把担子放下打开,东西摆得满满的,又特别会说,烂线头都能让他说出花儿来。”

    这个阿青也有体会。对方这么殷勤,不好意思一样都不买。象大妞这样耳根软脸皮儿薄的,总是会买下许多预算外的东西。就比如她说的烂线头儿。那些线都不成束了,长短不一,可货郎李就把这些线又理一理扎起来,对人推销的时候说这些线都是好线,绣花的时候用来配颜色一点都不吃亏。就好象要绣鸳鸯,那毛色鲜亮要用好多种颜色,难道要把这些颜色的线一一买齐吗?全买大轴的线那多费钱啊。大妞一听很有道理,就把这些乱线头给买下来了,后来也没用上,一直扔在针线篮子里。

    这也说明货郎李多会做买卖。

    但是今天来的刘牙婆,卖的可不是针头线脑胭脂花粉。

    她卖的是人。

    阿青心里有点不太舒服。

    但是很快她就抛开了那些想法,陪着吴婶一起,审视起刘牙婆带进来的这些人。

    这些人里有小姑娘,也有挽起了头的妇人,没有男人。

    他们在院子里靠墙的地方站成了排,看起来衣裳都很干净整齐,一眼望去就让人觉得心里舒坦。刘牙婆还准备了一张清单,把各人的名姓、原籍和年纪都写在上面。

    吴婶靠坐在椅子里:“站得远看不清,让她们一个个到前头来吧。”

    刘牙婆说:“应该的,近前来看的清楚。”

    让她们到前面来,固然是刘婶身子不方便,更主要的是,这样看的全面。

    首先,如果身体有什么残缺,站着好掩饰,走过来就会暴露。

    她们走过来的时候吴婶会问话,这样一来如果口吃或疾病也通常会发现。

    头几个过来的小姑娘年纪都小,说话也有点儿不大流利,有一个大概是太紧张了,原来刘牙婆肯定教过她们如何回话对答,可是她用乡音我我我我了半天,一句整话都没答上来,又急又窘,眼泪夺眶而出。

    吴婶温和的说:“不用害怕,我又不打你。”就让她退回去了。

    吴婶不能久站或是久坐,问了前面几个,她就示意阿青自己来看,让唐妈妈在一旁来问话,阿青则坐在那里听着就可以,桃枝连忙上前,小心翼翼的扶着吴婶回屋里歇息。

    唐妈妈来问,阿青当然省事,可以更细致的打量和比较。

    今天刘牙婆领来的人里,按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