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宿敌(第2/3页)  三界圣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慢慢消散,而肉身化作的古琴也只是像个盒子一样装着两魂,让它们慢些流走。

    这盒子是天魂引导肉身所化,往往祭族化身为凡物后,残存的天魂很快就消散,而地魂还会在凡物内长存一段时间,所以他们死后化作的器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有“情感”的。

    但是,没有一个“盒子”是完全密封的,它就像是一个吹满气的气球,总有漏完气的那一天。

    伏羲肉身化作的那把琴有二十八根弦,但其中有七根弦是需要用灵力或者念力激活。这琴暗含阴阳之道,若附于灵力或念力弹奏,此琴将最高能释放出踏虚境威能。

    凡人若用“情”弹奏此琴,此琴也会用音律指导凡人如何修炼地魂。伏羲活着的时候没有迈过淬体期,他的身体早已修仙法练成了灵体,而他修魔功后,又感到灵体起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神奇。

    他能幻化成万物,能变成天上的鸟儿,也能变成地上的石子,以前灵体的变幻只是用能量重铸成另外的样子,形在而意不在,现在是真的就变幻成了鸟儿或石子。

    伏羲心想,若自己淬体之后,灵体又与新炼出的魔体融合,那么肉身估计就能够变幻成一些强大的存在,甚至是仙界里的异兽。

    表面上看,修仙与修魔的最大区别就是,修仙者提高的是掌控外力的能力,修魔者提高的是自身原有的潜能。

    但伏羲认为,若两者达到平衡,掌控外力强化肉身,肉身便又更容易掌控外力,如此循环,生生不息,岂不是能够达到无极混沌之境,实力不可估量。

    可惜,伏羲不愿突破踏虚境,仙界并不安全,还会暴露原界,他也身负使命要守在原界。最终,他因生命走到尽头而没有完成他在魔功上的探索。

    伏羲肉身消亡的那一刻,“女娲”也心生感应,她知道一直“盯”着她的那个人死了。她本该高兴,却又感到莫名的悲伤。

    女娲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潜入了赵国,寄居在了一名男性孩童的地魂里,而这孩童名叫嬴政。

    嬴政即是秦始皇,后来他灭了六国,成了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九幽国的始皇帝。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九幽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女娲心中憎恨修仙者,多年以来,不断有修仙者想要灭掉她,认为她是魔。女娲早已知道伏羲就是三皇之一,也知道了修仙与修魔之分,她怨恨所有修仙者,以为修仙者都想要杀她而后快。

    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便开始“焚书坑儒”,历史上相传他是为了国家安定而采取的极端手段。但事实上,嬴政当时烧了更多的修仙书籍,坑杀了更多的修仙者。

    伏羲得知此事,心中悲伤内疚,他的魔魂离开琴体,学着女娲一样也潜入一人地魂之中,想“引导”此人杀掉嬴政。

    这人就是嬴政身旁宦官赵高,伏羲“引导”赵高,让赵高变得更加自私。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计划杀害嬴政,以谋大权。

    历史上,秦始皇之死有诸多说法,但无论那种说法都离不开赵高和李斯二人。

    秦始皇死后,“女娲”再次逃窜,她不再惧怕“伏羲”,因为她知道魔魂的战力都很弱。而女娲的魔魂多年来“引导”嬴政发起战争,因她而死的生灵无数,她吞噬的地魂也多到无法想象,她比伏羲要强大太多。

    伏羲不忍吞噬生灵的地魂,他只会越来越虚弱,但伏羲懂得仙法魔功,也能与女娲相抗衡。

    女娲继续潜伏在九幽国百姓之中。伏羲失去肉身之后,很多神通都难以施展,一时间,他也难以寻到女娲。

    几百年后,女娲越来越聪慧,她又隐藏于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