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第2/3页)  白眉大侠之龙虎风云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本宝书更是日夜不离手,百读不厌。

    第二天杨文广拔营启程,自从看了宝书他已经有了对敌良策。西夏多骑兵,来去迅速,正面对敌难以取胜。兵法有云,扬长避短,以逸待劳,唯有依托于堡垒,逼迫对方与自己打阵地战、攻城战,方有取胜之道。

    杨文广查看边境地图,找出防守西夏的交通要冲之处。此处在秦州西北,距离秦州城一百八十五里。如果在这里修建三座城池,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扼住咽喉要道,西夏必败无疑。杨文广下令大军急行,备好应用之物,两日内必须到达筑城之地。

    大军急行,随军通判找到杨文广提出疑虑道:“将军之计堪称完美,三城一立,西夏自当知难而退,再不敢轻骑越境,袭扰内地。不过将军需提防贼人在我城半筑之时搞袭击破坏。”

    “哈哈……这个容易,放出风去,说我军要在庆州筑城,咱们来个声东击西,等贼人发现上当,我军已驻守严密,料他们不敢轻动”,杨文广道。

    于是三军放出风去,要在庆州西筑城,西夏兵得到消息果然上当,轻骑袭扰庆州,破坏筑城。他们哪里晓得中了杨文广声东击西的计策,等西夏兵到了庆州发现没人筑城,知道上当了,只能马不停蹄赶回秦州。杨文广见西夏上当,率部急奔筚篥,全面部署防务,一日既到。次日清晨,上当扑了个空的西夏军终于赶到筚篥。等西夏军回到筚篥,见到宋军军容整齐,防守严密,无法搞破坏,只好退兵,西夏兵退去临走时却又留话声称回去奏请以数万骑兵来驱逐宋筑城部队。

    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出击追杀西夏党项军,西夏兵大败,宋军杀获甚众。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追击敌人,杨文广说:“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被西夏占领,再想夺过来筑城可就难了。我必须先声夺人,给西夏一个下马威。”经此一击,西夏兵后来果然不敢再来捣乱。当年九月,甘谷、筚篥等三个城堡修成,掎角之势已成,至此秦州一带防线固若金汤,西夏多次侵袭,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从此以后杨文广声名远播,有杨将军驻守之地,西夏兵都敬而远之。后来多次交战,西夏损兵折将,无力再与大宋争锋,只好祈和,自此两国进入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这是后话。晚年杨文广在无名氏所赠宝书的基础上又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形成三卷兵书,排兵布阵,攻杀战守,逗引埋伏,样样俱全。再后来此兵书三册辗转落到南宋岳飞手里,岳飞凭借此书抗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收复大量国土,不过最后还是死于奸人之手,功亏一篑。岳飞在此兵书三卷基础上加以完善,形成《武穆遗书》传于后世,这些事情不在本书的范围,不再细表。

    武英杰怎么找到杨文广传书,还得介绍一下。前文天地派成立,武英杰拜山,从无极观返回中原,途经幽云十六州,武二爷见这大好河山,鱼米之乡落于敌手,心里很难受,从那时起武英杰就有了传兵书于贤良之心。

    武英杰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趁着在中原游历的机会寻找可传书之人,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好这次西夏侵扰宋境,仁宗派范仲淹退敌,宰相范仲淹贤名远播,大宋子民都很钦佩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宰相,武英杰也是如此。二爷听说范宰相亲自挂帅,于是就来到京城开封。

    武二爷几乎天天夜探宰相府,凭他的功夫可以说神不知鬼不觉,谁也发现不了。范仲淹的一举一动武英杰都看在眼里,经过近距离接触,武英杰更加佩服范仲淹的为人,深深的为其人品而折服。本来武英杰想把兵书传给范仲淹,后来一想不行,范宰相毕竟是文臣,运筹帷幄还行,带兵打仗却是外行。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好赶上范仲淹召见先锋官杨文广,武英杰在房上听的清清楚楚,范宰相对杨文广推崇备至,给了杨先锋极大的自主权,这份信任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