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回 美人娟娟隔秋水 节一:登封(第1/3页)  名剑天启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回:美人娟娟隔秋水[1]

    临水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白纱绫断,又怎知声前身后几度悲欢。

    节一:登封

    登封中岳长街里,道有艳阳天。

    人们吃过午饭,在街道上漫步闲聊。

    或坐茶馆,与人谈天,轻啜一杯香茗;或背负双手,悠闲漫步,只在路上左右视顾;或沿街逐铺,挑选商品,细较锱铢。人声熙嚷,竟透着一股别样的热闹祥和。

    “大枣嘞大枣嘞!又大又甜的枣子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一个青年挤进西角人群,拿起街道摊贩上一粒大枣,趁摊主不备,偷偷塞进嘴里。旁的中年人看了他一眼,撇回头继续挑着自己的枣子。

    河南的大枣知名度不亚于山西晋中,尤以新郑大枣最著,不仅个头大,而且又甜又脆,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誉。

    那青年吃了枣子,离开时又顺手牵羊,牵走了一名农夫的钱囊。

    他轻笑着倒出里面的几串铜钱,计了数,复又塞进自己怀里,扬长而去。

    那挑枣子的中年人回过头叹了口气,却听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世道如此,人心不古。老而无唏,少慨应叹。”他撇过头,只见一年逾七旬的长者,白须冉冉,破布衣衫却颇为洁净,气度甚是不凡,坐在路边,抱着胡琴,手里拨弄琴弦,“铮铮”数声,正在调音。

    老者继续拨弄,曲声喑哑,只听他缓缓启唇,唱了首古调,词道: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此曲乃是元时张可久所作满庭芳,用以慨叹世事贤愚,兴亡变换,游子漂泊,老大归乡之感。那中年虽不通曲意,但“九日明朝酒香”一句,却让他猛然想起:“再过几日,便是重阳节了。”

    这时,几个衙役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踢了那老头一脚,喝道:“你这糟老头子,谁让你坐在这拉琴的!?知县大人昨日已下了命令,这整条街从今往后不准有卖唱的!”

    另一个也道:“老头快滚吧,别让大爷们再看到,否则就是一顿好打。”

    那老者抚了抚被踢的腰背,提起胡琴,慢慢起身,摇头低喃:“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他佝偻着背,缓步走开。

    登封这异样的宁靖,似乎蕴含着一股暗涌,不易觉察。风雨来之前,岂非都有着祥和的景致?

    “真是个怪老头。”巡道衙役见他乖乖退开,也就不再为难,到左近的茶馆坐下,叫了一壶茶,左右闲聊道:“这几日那贼子搞得我们登封衙门上下鸡犬不宁,真是让人着恼。幸好武昌沿线也发生数起如此案件,湖广名捕仇如海仇捕头这才答应接下此案,来我们登封协办。”

    另一个道:“是啊,若他不来,县老爷拿我们问罪可就糟了。”

    “哼,只怕老爷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好啦,你两就甭担心了,只消仇捕头出手,必然马到成功。”

    又一个说:“听说那仇捕头治下极严,只怕到时候我等可要疲于奔命了。”先时一个叹道:“跑腿都还好,就怕与那贼子交手。”

    这群差役素性欺软怕硬,一听登时想起,齐道:“是啊,已有十几个兄弟都受伤了。”

    他们说着,抓起一把豆子放进嘴里咀嚼起来,然后“咕噜噜”地喝了口茶。另外几个剥了花生,一把抛起,用嘴接住,享受花生的滋味起来。若是能配上一壶老酒,这午后的光阴想必可以过得更加从容。然而当班的时候,显然是不能喝酒的,就算要喝,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