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章 大义与小义(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病,无法随军做谋,此时的刘备,心情已皆为阴霾所笼罩。

    “唉”

    望着地图上的“寿春”二字,刘备摇头叹了一声。

    正当这时,帐外亲兵来报,言是一名叫做诸葛孔明的年轻文士在外求见。

    诸葛孔明?

    听到这个名字时,刘备灰白的脸上,不禁掠过一丝奇色,他眼珠子转了几转,很快就想起了此人是谁。

    “这个孔明,莫非就在荆州屡出奇谋,助刘琦苦苦抵挡颜良的诸葛亮不成”

    刘备虽身在徐州,但对天下诸州之事也密切关注,那诸葛亮辅佐刘琦夺取州牧之位,种种事迹刘备亦有所听闻,他甚至还一度寄希望刘琦能够反败为胜,除掉颜良这个夺妻之贼,只可惜刘琦终还是功亏一篑。

    那是刘琦身死名灭,这个诸葛亮不知所踪,刘备只以为他已死于乱世之中,还深为这么一个贤才的死而惋惜,却不想,此人今日竟会出现在淮南,而且就在帐外。

    刘备顿时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当即道:“快请那位孔明先生进来。”

    不多时间,沉稳的脚步声响起,却见一名身形修长,容貌俊朗的年轻文士,轻摇着手中羽扇,从容的步入了帐中。

    这文士非凡一席,一放帐中便令刘备顿时眼前一亮,一时竟是瞧得有些失神。

    “草民诸葛亮,见过刘皇叔。”诸葛亮拱手见礼。

    刘备从失神中醒来,忙是拱手还礼,笑道:“久仰孔明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皇叔言重了,亮只一山野闲人而已,今日途经此地,打扰了刘皇叔,还请莫怪。”诸葛亮淡淡而笑,自嘲道。

    刘备走南闯北,见识何其之广,只三言两语间,他便凭着诸葛亮的谈吐气度,判知此人必非同寻常。

    当下刘备便呵呵一笑:“孔明先生在荆州辅佐刘州牧,抗击颜良这等残暴之徒的侵略,备早有耳闻,对先生的智谋与节操,也是仰慕已久,今日先生大驾光临,备荣幸还来不及,又岂敢见怪。”

    说着,刘备赶忙将诸葛亮请入座,更叫亲兵奉上好茶。

    诸葛亮也不拘紧,从容落座,却又叹道:“亮一心想阻止颜良这暴戾之徒鲸吞荆襄,只可惜出手晚了一步,未来得及力挽狂澜,实在是惭愧的紧。”

    诸葛亮的话中,有几分自责的味道。

    刘备忙道:“先生出山之时,颜良已然势大,先生能辅佐刘荆州,抵挡颜良那恶贼那么久,已是相当不易,荆州的失陷,实非先生之过也,先生又何必自责。”

    “旧时憾事,不提也罢。”诸葛亮轻叹一声,低头自饮起了茶。

    刘备也端茶自呷了一口,眼珠子悄悄的转着,暗中打量着眼前这年轻的谋士,不禁是越看越是喜欢。

    半杯茶尽,刘备笑问道:“不知先生此来前来,却是于备有何见教?”

    诸葛亮放入下了茶杯,又轻摇起了羽扇,“亮途经此地,见得刘皇叔放着大好时机不把握,却依然屯兵于此,跟吴人做无谓的僵持,亮心中甚奇,便想来见一见刘皇叔。”

    诸葛亮话中有话,那一句“大好时机”,只将刘备听得精神一振。

    “恕备愚钝,还望先生详告。”刘备拱手一礼,语气极是诚恳。

    诸葛视轻咳了几声,站起身来,轻摇着羽扇走到那地图前。

    “方今之计,袁谭精兵尽丧,兵不满万,整个中原已是一片空虚,此等天赐之良机,刘皇叔不趁机去取,却驻兵于此,与士气正盛之吴军争一已陷的寿春,亮窃以为,刘皇叔此举,实乃下之下策也。”

    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话,只将刘备听得心头一震,脑海之中的那个固有思维,似乎在转瞬间被扭转了过来。

    猛然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