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六章 杀奔汉中去!(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断关陇通往汉中的粮道,然后再举兵攻阳平关。”

    熟知地形的法正,毫不犹豫的道出了他的战略。

    颜良微微点头,深以法正战略为然。

    前番曹操在汉中云集十余万大军,耗粮颇多,实际上已经将张鲁屯集多年的粮草,消耗大半。

    汉中这个地方,人口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万,按照民与兵十比一的比例,其实最多也就养两三万军队而已。

    今在汉中的曹军,数量却有四万之众,以汉中一郡之粮,根本不足以养。

    故此,汉中所需军粮,大部分都要从关陇运抵。

    因是斜谷、褒谷和子午谷三条谷道地势艰难,不利于运输,故从关中而来的粮草,多由陈仓经由大散关南下运抵阳平关,再运往汉中。

    而陇右诸郡的粮草,则多由祁山经武都郡,从西面运抵阳平关。

    这两条道路虽距长安较运,但因地势较为宽阔平坦,故是汉中的主要粮道。

    法正的计策,既是北攻武兴,西攻下辨,先切断汉中的粮道,粮道不通,汉中的曹军军心自乱,到那个时候,颜良再强攻阳平,便是事半功倍。

    颜良虽于汉中地形,不如法正那么了解,但熟知历史的他,却记得曾经历史中,刘备攻取汉中之时,也用得是同一招。

    今法正既提出这战略,颜良焉有不从之理。

    当下计议已定,颜良命蜀将张任、吴兰、雷铜三将,率两万兵马攻打下辨,命李严、朱桓率军一万,去攻打武兴。

    颜良自己,则率四万大军,屯兵于阳平关以西,对夏侯渊形成压迫之势,使其不敢分兵相救诸地。

    军令已下,诸军克日起程,各依计行事。

    此时时已近秋,天气凉爽,正是作战厮杀的大好天气。

    前番大破曹操之后,颜军将士士气高涨。人人奋勇,争相立功。

    张任所部进抵下辨未久,旋即击破了曹真城外的别营。逼得曹真固守下辨城,陷入了被动防御的境地。

    而武兴城的徐晃,面对着李严和朱桓的猛攻,也只能坚守营盘,不敢出战。

    两路兵马进攻半月,虽未能击破曹军,但在声势上却压倒了曹军。

    而同时。因是曹军无法逼退猛攻的颜军,关陇的粮草便无法顺利的南运至汉中,进入十月之后。夏侯渊的汉中军团,已出现了粮草不济的情况。

    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夏侯渊只得派人往长安,向曹操请求援助。

    此时的曹操尚卧床不起。自无法亲自前来救援夏侯渊。只得一面派郭淮、杜袭二将,率军一万增援汉中,一面命将运往汉中的粮草,改走斜谷南运。

    如此布署,虽暂时缓解了夏侯渊的不利局面,但因斜谷地势难走,所运粮草有十分之六七都消耗在了路上,汉中粮草不足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本质的改观。

    长安方面。

    下辨、武兴、阳平关的诸般不利情报,雪片般的飞往长安。

    每一封不利的战报。都如同在曹操的伤口上撒盐,令曹操倍感头疼。

    此时的曹操似乎开始意识到,当初自己就不该在攻取汉中之后,贸然的发动对颜良的战争,而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完善汉中的防御体系。

    若是那般,白水关等险要尽在他曹操之手,曹操只需万余兵马,守住白水关,便可阻止颜良北进。

    那么,汉中的形势,也不会陷入这般让他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没有汉中这个泥潭的牵绊,此时的他,或许可以兴兵东进,从袁谭和刘备的战争中,寻找到获利点。

    因为,此时的曹操,已深深的感觉到,颜良这个狂妄的匹夫,要远远比刘备那个伪君子要难对付。

    权衡良久之后,曹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