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八章 胡庭汉女(第2/3页)  三国之暴君颜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帐中,当刘备和诸文武,听到这个情报后,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凭心而论,刘备对颜良还真是心里发虚,今颜良撤兵,他自然是感到长松了一口气。

    “大王,今颜良锐气已尽,不得已而退兵,臣请大王下令,全军趁势南下,一举收复河东,将颜贼逐出黄河以北。”新降的曹仁,慨然请战。

    曹仁一开口,徐晃和乐进等一班降将,皆是愤然请战。

    刘备作思索之状,却暗中向诸葛亮看了一眼。

    诸葛亮便摇扇说道:“颜贼狡猾多端,他如今撤兵,必然暗有所布署,以防我军追击,为今之势,还是稳妥为妙。”

    诸葛亮的话,即代表着刘备事先定下的意思,其实,刘备压根就不想收复河东。

    一旦拿下河东郡,那么,刘备的地盘便将重新和曹操接壤,如今他新得并州,并州一地多为曹操旧臣,倘若曹操喘过气来,想要重新图谋并州,这对刘备自然有所不利。

    所以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便干脆放着河东不取,让颜良挡在他和曹操之见,如此,并州将安如磐石。

    刘备的想法则是,待将曹仁等一班降将,尽数的调往他处,将并州完全的消化吸收后,那时再取河东,全据黄河不迟。

    只是此等心思,刘备当然不会明着道与曹仁等人。

    曹仁听罢,心中暗暗叹息,却又不甘道:“军师所言虽是,但若让那颜贼如此猖狂,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恐有损大王威严。”

    徐晃等人,也皆附合称是。

    刘备看得出来,这一班降将们虽然归降了自己,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为曹操做些贡献,他们鼓动着自己追击颜良,无非是想替曹操减轻压力而已。

    刘备何等聪明,当然不可能答应。

    只是刘备又一想,曹仁所说也的确有些道理,自己倘若容颜良如此猖狂,又如何在曹仁等降将面前,立以威仪。

    进退为难之下,刘备不得不又将目光转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沉吟片刻,嘴角却是掠起了一丝诡笑,摇扇道:“大王放心,臣这里倒有一计,可狠狠杀一杀那颜贼的威风。”

    刘备大喜,忙问何计。

    诸葛亮便缓缓道:“前番曹操向匈奴借兵,颜良却将匈奴四万铁骑杀得片甲不留,匈奴上下对颜良必是深为恨之。如今颜良袭占了河东郡,而河东郡的西北一带,正是匈奴人的地盘,臣想此刻,匈奴人必是深为担忧,担心颜良会将他们逐出河东,既是如此,大王何不利用这一点,来做一做文章呢。”

    “军师的意思是”刘备的表情,愈加的兴奋。

    “臣的意思是,大王可派使臣往南匈奴,向那新任匈奴单于刘豹宣示抚慰,令其率匈奴骑兵,突袭颜良侧后,必可杀颜贼一个措手不及。”诸葛亮不紧不慢的道出了自己的战略。

    南匈奴自南迁归附汉廷后,当时的单于于夫罗有感汉廷之恩,便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改为刘姓,这刘豹便是其长子。

    于夫罗死后,按照匈奴人的传统,传位于其弟呼厨泉,而呼厨泉无子,其死后,时任匈奴左贤王的刘豹,便为南匈奴五部拥立为了新单于。

    诸葛亮的利用匈奴之计,一下子提醒了刘备,令刘备顿时眼前一亮。

    只是,兴奋片刻,刘备却又疑道:“匈奴人虽勇,但陕县一战已是元气大伤,况且匈奴有勇无谋,就算他们肯出兵,也未必是颜良对手。”

    诸葛亮却笑道:“大王放心,亮自有计策,可助那刘豹击破颜贼。”

    接着,诸葛亮便将自己的计策诿诿道来。

    刘备听着是连连点头,欣然道:“军师之计,当真妙极,好,本王就依军师之计,狠狠杀一杀那颜贼的狂妄之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