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5.第 125 章(第1/5页)  菩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初,在李穆最终做出回兵建康的这个决定之后, 他紧接着面临着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便是选择从何处渡江南归。

    长安建康, 地理一西北,一东南, 即便是在朝廷南渡之前,江淮地带畅通无阻之时, 来往两地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一条驿道, 也长达两千余里。

    何况是如今, 那些地带都还落在北夏手中。

    他能走的通道, 便是当初从义成北上攻打长安时开辟出来的那条军道。

    从长安到义成的这段路毫无问题,但过了义成, 接壤荆襄,他便面临何处渡江的的抉择。

    他有两条路可行。

    一是绕过许泌势力所在的荆襄,取道江北,沿江一路东去, 在历阳的采石渡过江,直奔下游建康。

    二是直面荆襄。直接就在上游江陵渡渡江, 再循江东下。

    两者各有利弊。

    前者, 起初或可避战,看似能缩短行程,以达到尽快赶赴建康的目的。但采石渡古起, 便是长江下游江段除了京口渡外的另一大渡。选择在这里过江, 大军长途行军, 路上绝无可能瞒得过许泌派出的侦察耳目,他必会早早控制渡口,毁匿渡船,于南岸布设重兵,阻止自己顺利渡江。

    到了那时,筹不到足够的舟船,再与以逸待劳的许泌军队陷入旷日持久的隔江对战,便是犯了驰援的兵家大忌。

    况且,许泌倘若真的如他所想,趁着天师教乱的机会起兵谋反,那么在他谋反之前,他不可能想不到还存在着自己如此一个变数,极有可能,在他刚拔军南下之时,便会加以阻挠。

    路上一战,在所难免。

    与其在下游处劣势地位为过江和他持久鏖战,不如出其不意,直接战于荆襄,破襄阳,取武宁,从江陵渡口过江。

    所以那夜,他与蒋弢略微商议过后,很快便做了如此决定,随即召集部属,言明情况,留下守军,将一应后方之事交托给了蒋弢孙放之等人,随后便领大军南下。

    果然如他所料,大军刚过义成,完成粮草补给还没两天,尚未进入荆襄的地界,便遇到了来自荆州兵和发自南阳的北夏兵的两面夹击。

    荆州兵自然是奉了许泌之命,开来阻挡他南下的步伐,要将他拦在这里。

    许泌做事,周密辣手。他深知李穆不易对付,为了稳妥起见,当时又派人将自己如今与朝廷敌对,李穆或许不日便会南下的消息传给了羯人。

    果然如他所料,北夏也正忌惮着李穆,知他战定关中,接下来必要东出潼关,剑指洛阳。收到消息,怎肯放过这个能将他消灭的机会?

    便这样,两支曾相互打得你死我活的军队,这一次,因为面对着共同的敌人,一改先前的对立,达成默契,一南一东,两面夹击,相互呼应,死死地拖住了李穆继续南下的步伐,一时无法摆脱。

    这支驻于南阳的羯人军队是由一个深受北夏皇帝倚重的宗室所领。因南阳地靠荆襄,又一度落入南朝之手,夺回之后,北夏皇帝极其重视,派此人过来镇守,隔三岔五,会有递送公文的信使往来于洛阳和南阳之间。

    李穆先是派了细作混入南阳,到处宣扬北燕皇帝慕容西已经大举发兵攻打洛阳复仇的消息,接着派人伏于驿站之旁,截获了一封从洛阳传至南阳的公文,获得火漆纹样和印鉴之后,伪造调令,称北燕大军压境,洛阳告急,皇帝召他立刻赶回洛阳商议军情。

    从慕容西在燕郡称帝,复立燕国之后,北夏便在防备着慕容氏的复仇之战。这宗室本就被听来的消息弄得很是不安,已经派人去往洛阳询问究竟,但因两地之距,还没有得到回音,突然间收到如此一封调令,心急如焚,一时之间,怎会想到这是李穆的调虎离山之计?当即撤兵,留人驻守南阳,匆匆赶去洛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