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团练的公文,代表着有办团练的资格,这就够了,至于配备的一些武器装备,就不能快了,需要从大名府和河北道运送过来,需要时间。

    这两个地方,无不是王家有深厚影响力的地方,他们也没打算不给办,有仁宗和州府在哪里,硬顶的话,很容易翻车,可是中国人特有的软刀子,二一推作五,不是不办,给你找各种理由来拖,甚至也不用拖太久,最多半年左右。

    赵信当然清楚这一点,甚至孙吉也提醒过他,装备什么的要等等,他才等不了,只要人够了,装备什么,没问题。

    说实在的,团练配备的那些装备,连厢军的装备都不如,这样的装备,根本不足以的保证相当的战斗力。

    团练,赵信准备弄个长弓手,长矛手,还有骑兵,这算是偏重极大的兵种安排了,除了骑兵需要马匹之外,其他的,长弓手有个长弓,长矛手有个木棍,就可以参与到训练,这样还能够忽悠住周围窥视者,真的到战争到来那一天,卡牌系统直接具现,到时候,他们使用的可就是禁军的装备了。

    不管怎么样,先把人弄来训练就好了,有馒头工坊的巨大收入,每天超过千多贯的净利润,具现兵甲并不困难,只是需要一个时机。

    任何时候,藏匿大量禁军装备,都是一个问题很大的事情,唯一没问题的就是在战争之中,当云翼军造反了之后,团练能够抵挡住云翼军,甚至瓦解云翼军的造反,就是大功劳,至于其中出现多少违规的地方,不会有人追着不放的。

    从官府拿到公文,只有一张,赵信当天,就找了一些人帮忙,抄写复制,一共多个村子,复制了多份,字体什么的,就不怎么讲究,字体要大,写的工整就可以了。

    至于把公文发下去,很容易,一天之内,借助这前来购买馒头和包子的那些地头蛇,把写出来的张榜告示,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前往村子之中宣传。

    接到这些公告的地头蛇们,脸上露出了困难的表情,这是个什么意思,可是苗家庄很快,把政府的正式公文拿给他们看。

    北宋识字率不低,这些地头蛇们,都是头脑灵活的,或者是当地大户出身,绝大多数也都识字,这也就省去了很多的功夫。

    他们也知道,官文的真假,其实苗家庄在周围村庄的地位,只要苗家庄竖起旗子,相信的人就多。

    他们之前为难,主要是怕麻烦,苗家不可能造反的,因为苗家是苗淑妃的家,是皇亲国戚,苗淑妃,或许在京城,不算什么,比起外戚,比起将门,只能够算是二三流的,可是在保州,特别还不是在保州城内,而是在附近乡村,就更是如此了,这也是市集没有再其他地方的原因。

    现在这件事情是官府批准的,那就更好办了,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待遇的问题。

    这中间,苗家庄没有含糊其辞,说什么高薪诚聘,却云里雾里,不说出具体的待遇,赵信直接给出了明确的待遇,正是这些条件,让他们兴奋,团练一般而言,是豪强们结社自保,故而给的月俸不算太高,文到文都有,甚至有些,还只是训练了管饭,剩下的时间,连饭都不管。

    原因很简单,团练政府只会给一点的武器装备,其他的一概不管,甚至连武器装备,都不知道是在仓库之中,储存了多长时间的旧货,能不能用,就很成问题的。

    大部分团练,说白了,就是豪族给自己找家丁,甚至是长工的一种方法,最多有一个正统的地位,也就是西北的那些弓箭社才正规一点,那是各军州的总管,为了对付西夏,专门设立的,为的就是增加本州的士兵战斗力,拥有一个民间的训练途径,说是民间团练,说实话,就是借助着州府的力量设立的二线部队,这不可同日而语的。

    赵信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对于官府就从来没有期待过,可是这批人,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