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贸易(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进入到了欧洲。

    亚欧是一个整片的大陆,在这一条大陆上面,中间是茫茫的草原,草原的流动性,还有马帮的出现,让商品开始了简单的流通,或许没办法跟西汉的丝绸之路那样,短时间的把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运送到欧洲,可是日积月累,年代更迭之下,慢慢,也有了交流。

    毕竟,哪怕有丝绸之路,欧洲或者是中亚,对于丝绸没有需求,怎么可能有买卖,也正是最初的几百,几千年,慢慢培育了这个市场,这才促进了商品的大规模流动。

    不论是海上,还是路上,任何一条路,都是数万里之遥,茫茫的旅程,让大量的货物,或者丢失,或者损坏,中国传统的这些商品丝绸,瓷器,还是茶叶,都不是容易保存的,很容易因为各种的意外而损毁的。

    数量稀少是一个方面的,经过层层的损失,运送到了欧洲的,万中无一,这也是中国货物的昂贵的根本。

    事实上,当东西方航线开通的,运输量和安全性扩大的前提下,中国货物的价格,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丝绸,从一个只能够在贵族,王室之中流传的最巅峰的奢侈品,可以换取同等重量十倍的黄金的价格,迅速的流失到了普通的奢侈品,甚至最小的丝袜,普通人能够买得起。

    在这样的大规模的供给的前提下的,总量是在不断的上升,在明清时期,甚至是近代年之前,中国产品的盈利能力可怕的惊人,甚至连已经开始工业化的英国,都承受不了,不得不把鸦片作为筹码,否则,就无法打破中国的顺差。

    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东西大量供给的话,这些东西的价格就会大幅度的降低的,甚至如果当时中国跟上世界的格局,对这些东西进行工业化改变之后,必然会因为供过于求,而产生滞销。

    此时,除了北宋之外,其他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这些国家的购买力很低,要知道,后世在世纪中叶,经过了航海时代,还有对非洲和美洲的掠夺,欧洲已经相当的富庶,这才能够支撑起中国产品的增长。

    有了神速这个卡牌,甚至说,即便没有神速这个卡牌,赵信都会择机进入海洋,无论是海上贸易惊人的收益,还是获得南美等高产作物,海上贸易都是志在必得的,这中间他就不得不考虑一件事情。

    从中国运出去的产品,那没问题,不愁什么销量的,毕竟,中国的影响力巨大,可是海上贸易,总不能只出不进吧。

    随着船只的增大,必须要有一个又足够的销量,且有足够利润的,一些低一些档次的东西开始出现,再然后,就是刚需和必需品。

    是真的让他走向海洋,赵信对于海洋并不反感,甚至对于宋朝而言,在外敌环绕的前提下,走向海洋是唯一的出路,在失去了整个北方,只能够退守长江以南的南宋,所以拥有跟北宋相差不多的岁入,就是因为海洋的关系,现在,北宋有了赵信的出现,他有了这个基础,可以提前的出现航海时代。

    赵信的理解的,无论是范仲淹的改制,还是王安石的,他们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内部,主要是限制一部分,或者从一部分人的口袋里面掏钱,这种方法,可以平抑的阶级的差别,却有些太想当然了。

    断人财路都等于谋财害命了,更别说直接掏钱,这回引发巨大的动荡和反弹的,范仲淹的改革,因为仁宗的敏锐,很快就结束了,没有动摇住北宋的国本,王安石的改制就要了老命了,神宗当时收入是提高了,却断送了北宋的香火。

    北宋从此陷入到了无休无止的党政之中,为了反对而反对也跟着出现,强悍的北宋禁军,居然变成了杂耍和戏法,只有面了,这也是靖康之耻的基础,金国总共才多少人,打败了辽国的,又怎么跟北宋相比,只要北宋的禁军还拥有战斗力,哪怕是一层层的防守,也足以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