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一章 出头的炮灰(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耻,也是深感不满,可惜他没有丝毫的办法,汝南郡王位高权重,特别是宗正这个职务,在整个赵宋王室之中,都属于是非常高的那个职务,跟别说他的儿子,还有可能登顶。

    按照约定,当雍王赵昕死亡这个消息传来之后,薛玉就会带着这个任命,前往保州,同样是军方的渠道,大概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

    在苗家庄,此时的苗家庄已经恢复了平静,此时此刻,已经距离战争,超过了三个多月了,在人们的努力之下,开始重建了,水泥和砖头结合,带来的效果,让苗家庄变了一个模样,变成了一片新式的农村。

    赵信一直都在准备出行,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需要亲自去看看,在死讯没有传来之前,他并不是安全的,只要传来之后,死于不死,对于继位就么有别的影响了,只后,按照跟仁宗的约定,九龙夺嫡开启,汝南郡王很快就会焦头烂额了。

    等待的时间,永远都是比较煎熬的,赵信却可以静下心来,对一些未来的子系统进行研究,最终也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当薛玉快马加鞭,进入到苗家庄的时候,王松看着回来的薛玉,一声叹息。

    作为皇子的管家,王松跟着赵信,也是为了未来更进一步,可是,伴随着赵信的退出,最终尘埃落定了,他不太可能跳过去,那就只有跟着赵信,以他对于赵信的了解,赵信很神秘,也很神奇,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在薛玉离开了京城,前往苗家庄的档口,朝堂越发的乱了,在赵昕的死因宣布了之后,一直都平静的朝堂局势,风云突变,因为这一次,不再是低品的官员,而是一个翰林学士。

    到北宋之后,翰林院实际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科举跟官制结合的,是年轻的进士们养望和提升的地方,也是一个跳板。

    只要是年轻一点的官员,或许是文名较重的官员,基本都有这里的经历,就翰林学士来说,宋朝的苏轼c欧阳修c王安石c司马光,都是翰林学士。

    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这个职务有多么清贵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必介入到党政之中,哪怕任何人位,他么这样的纯粹知识和文名的官员,也都是需要选择的。

    最重要的是,这是三品的官员,王安石在初入中枢,在总揽朝政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职务,三品翰林学士,在朝堂之,已经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他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党,麾下可以聚集一大批的人员。

    所有的宰辅,六部官员都怪异的看着孙抃,四十多岁的孙抃颇有才名,也是中枢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之一,翰林学士的位置,不如韩琦的枢密院副使,可是也是少有的高官,他为什么在这里提出这个。

    孙抃代表的当然是汝南郡王,并不是现在就靠拢到了的汝南郡王的身边,他靠拢的要早,早在开封府推官的时候,他就跟汝南郡王走的很近,不过后来疏远了,一直到赵昕的死讯传来,他知道是仁宗的授意之后,这才又一次的靠近了。

    作为投名状,他得到了这么一个要求,在他看来,这没什么关系,已经可以看出来自己的未来了,外放是唯一的,好在他在中枢,也不是太重要,再加有汝南郡王的承诺,他就算是没有什么前途了,也可以做一个富家翁。

    当然了,如果十年二十年,仁宗故去,赵允让之子赵宗实继位,他可能会成为宰辅,这也是赵允让亲自同意的,这也是推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根本。

    仁宗看着他,孙抃却毫不犹豫的对视着仁宗,可是他在仁宗的眼里,没有看到愤怒,反而是怜悯。

    没错,仁宗的心中,就是怜悯,孙抃是仁宗看好的官员,基本,翰林学士是一个非常清贵的官员,跟其他的政务庶务,都没有一些关联,一定程度面,担任这个职务,卷入到旋涡之中的很少,也从仁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