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图炮(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据汇总到一起,拿到了叶清臣的面前的时候,叶清臣才发现,他有些小看了整个的北宋铁料消耗总量。

    本身,叶清臣只是想着,在枢密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半,枢密院节约的数据,最终已经确定下来,一年可能在的400万贯和500万贯之间,这中间,会有一些波动,有些的节约下来的钱,可能会被用掉,或者是之前的缺口和赤字。

    可是,在400万的基础上面,再增加600万,整个北宋目前财政就不会出现赤字,甚至会出现结余,这才是叶清臣期待的地方。

    一个把赤字巨大大宋财政,变成一个健康的,甚至会产生盈余的,这对于叶清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成绩,同时,北宋目前的财政盘子巨大的,只要稍稍漏一点,一年节约可能就是几百万贯,当这些钱集中起来,就可以展现出更大的作用。

    比如说,一些北方的水利工程,还有政府推动的大型项目,看起来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实际上,却是对民生和减灾,有巨大帮助的项目,这是从根本上,增加整个北宋底蕴。

    这才是几年的三司使的生涯,总结出来的东西,成都为什么是天府之国的,地利只是一个方面,可是都江堰的存在,千年依然良好运转才是关键。

    可惜,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他看到了这个道理,却没有办法实行,原因就是没钱。

    从他入了仁宗的眼,依靠的,就是能够挤出钱的能力,可是现在北宋的财务状况,哪怕在他的腾挪之下,好了些,却还是有巨大的赤字。

    现在,一个铁料生意,几乎扭转了这一切,如何不让他欢欣鼓舞。

    一份份的报告,牵扯到众多领域,甚至还包括了一些估计的数额,三司不可能把手伸入到太多的领域,却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或者是道听途说,估算出来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聚沙成塔的出现在叶清臣的面前,数量极为惊人。

    叶清臣这才发现,他有些小看铁料了,枢密院6000万斤,只是一个基础,是北宋铁料最大宗的地方,可是不代表这是全部,整个政府,各个领域铁料的耗费,居然高达的17亿斤,加上军方的6000万,差不多就是23亿的总量。

    在叶清臣看来,这些都是钱,如果把这17亿斤的铁料,每一个都减少45文的话,这是什么概念,结余可能高达700多万贯。

    这中间,或许会有一些虚头,根据报告来说,叶清臣估计,虚头哪怕会有,却不会很多,这个总量代表着很多的东西。

    可是叶清臣此时此刻,还在犹豫,本来是见钱就上的风格,面对着每年数百万贯,甚至是千万贯这个体量,却犹豫了。

    没错,叶清臣真的是犹豫了,可是他没有犹豫多长时间,不就是跟整个朝堂上面所有的人作对么?他不怕。

    早就被钱给逼疯的叶清臣,根本就不管这样的后果如何,在稍稍犹豫之后,就开始拟定了一个个的方案,别的机构自筹的他不说,只要三司拨款,三司能够影响到的,全部都罗列出来,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包括到其中领域,这些领域,全部囊括其中。

    对于叶清臣而言,这可不是的订单,这是钱,这是可以节约的钱。

    从担任三司使开始,叶清臣就跟几十,几百,结下了不解之缘,别人只看到,他在担任三司使之前,借助这几年节约400万贯这个数字,成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可是没有人看到他努力,一个跟参知政事齐平,甚至在重要性上面,三司使比起一般参知政事还要高上一个级别,

    因为他是财相,控制着整个北宋的财权。

    钱和权,这两个最重要的方向,他所蕴含力量,远比很多人的想象更高,一个无法控制权和财长官,不用底下架空,他也没有任何的威信。

    一个掌控整个北宋,年收入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