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运(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水泥必然会成为西夏和辽国研究的重点,一条水泥路出现在的大名府的附近,有些不行。

    赵信还是提出,由大名府跟铁匠作坊,共同出资,兴建一个平整的青石路,以青石为主体,用石灰和简单的水泥砂浆为结合物,保证他的效果和平整度,这样下来,成本会上升到非常可怕的程度,短短的,可能就超过贯。

    这其中,铁匠作坊会负担的贯,大名府象征性的拿出贯,不过铁匠作坊会保留收取过路费的权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实际上白白的修建道路,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有些引人注目了,收取费用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又不是在官道的基础上面改装,而是重新修筑。

    一部分是使用钢铁,一部分使用青石,还有专门的粉碎机和切割机的,比起以前的成本,要降低一些,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的。

    好在由铁匠作坊出面,是用真金白银来给付工钱,而不是传统的大型工程那样,征伐劳力,这样的速度会更快一点,还会有不错收益,那些普通的百姓们,可以挣到一点钱的。

    这在曹刿看来是小事,而曹刿这一次来,也正式的跟赵信提起,把铁匠作坊,还有因为铁料等的购买,节约下来的人力,提供给铁匠作坊。

    赵信吃了一惊,然后是异常的欣喜,这可是瞌睡了就送来了枕头,就目前来说,铁匠作坊的人力,已经基本上要饱和了,可是并不是容纳不下的

    未来定海军的建设,对于人力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定海军的修建,肯定是钢筋混凝土为主的,一个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小岛,要扣除山区,和一些海边,不适合兴建城市的建筑,,留下来兴建城市和大规模工业区的地方就会减少,几乎肯定的,赵信是会把楼房拿出来的。

    古代中国,为什么楼房少,原因很简单,能够撑得起的整个楼房重量的巨木太少了,大部分都用于了大型宫殿和建筑物的建设上面了,其他的东西,又支撑不起强大的重量,也就成为了原因的所在。

    可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就不一样了,七八层的建筑物这没问题的,哪怕对于力量上面没有足够认识只要根据经验,把一些指标弄的高一点,一倍不行,两倍,两倍不行三倍。

    代的时候,农村,甚至是的城市里面建房,加盖的那种,也没有什么力学指标,有些两层,三层,甚至是五六层的,也比比皆是,也没有见塌了,原因很简单余粮弄的大的,承重能力强。

    赵信也没有准备彻底普及六七层,先从三四层这样简单的开始,未来摸索出经验了,再开间六七层甚至更高的。

    仅仅是这样,一个楼房,加上合理的布置,就已经让整个城市的容积率,有着巨大无比的提升,

    更别说大型工厂了的,这些环节,对于钢铁,对于人力的要求是无止境的,目前的海州,基础的建设已经开始了,从淮南东路过去人员,差不多有万的劳动力在,这些铁匠到了之后,只要简单的培养,就可以在这个铁匠作坊工作,那些资深的,有经验的铁匠们,就会立刻

    抽调到定海军,大名府注定是一个的赚取利润的地方,一些超过了这个时代的科技,暂时不太适合放在大名府,只有定海军,才是绝对保险的地方。

    这一批人的提供,正好给了赵信机会。

    曹刿也就是过来说一声的,听说赵信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么人,也没有在意,一个可以生产出总量在百万贯,甚至更多产出的,安顿这些人是没问题的。

    料的大船,在京杭大运河上面,并没有引起多少的波澜,这样的大规模的运输,在大名府和汴梁之间,类似的大宗的运输,是经常出现,一些禁军的大规模调度的,用水运也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在汴梁,这一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