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第2/3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高的巅峰。

    这就需要做的更多,也需要做的更细,韩琦已经花费了巨资,开启了整个灵州水利工程,为的就是为西北增加底蕴。

    西北本身就是地广人稀,土地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实边和军屯,这两者都没有实现的原因,不是这两者不重要,关键原因就在于,西北本身太贫瘠了,自然承载能力非常的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放移民,却无法保证移民之后,他们的生存的问题,这样的下来,对于整个中枢来说,是一个伤害。

    总不能看着这些升斗小民去死吧,真的死了,还好办,要是万一没死,却激发了他们的凶性,揭竿而起,那就不是好处了,而是无法承受的坏处。

    升斗小民,他们实力有限,无法对朝堂产生什么作用,可是真的让他们白白送死,也没有用啊,西北是边疆,苦寒和危险,更是让人却步。

    哪怕听说一些,都不会有人接近战场,那种生命不受控制,有可能身死威胁下,普通民众,除非是无法忍受,否则不会选择西北。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西北增加了5000多万亩的水浇地,如果加上增加的旱地,可能会超过6000万亩,哪怕按照10亩一人的授田的话,也最少可以容纳600万人。

    不说整个北宋到底有多少人,在中原,人口非常稠密的地方,那些在本地已经生活的相当困难的,凄惨活下去的人,移民到这里,却是不错的选择,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勤劳的人,而缺乏给予勤劳的地方,只要把这些人移民到西北的话,西北地广的优势,就可以完全的发挥出来,到时候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还有战争的威胁,可是小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活下去,在土地和更好的生活作为诱惑之下,其他的,真的有些不重要了。

    现在,西北还是一片贫瘠之地的,却可以看到了未来的基础,可以容纳超过千万的人口的,并且还有庞大的,足以让北宋侧目的养殖业,从这个意义上面说的话,西北却是不错,一旦完成之后,就成为了稳定的根基。

    这个远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认可的,可是最高五品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能力许诺,移民这个要求,并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这需要中枢,甚至是仁宗确定的。

    对于交通不方便的封建社会而言,移民,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真的活不下去,谁愿意离开的故乡,到别处,每一次的大规模的移民,都是一个血泪史,不但蕴含着巨大的危险,也容易出现问题的。

    在整个封建王朝,大规模的移民,只是在王朝初期才会发现,王朝初期,控制力量极强,再加上从旧朝上面不劳而获的东西,足以支撑的起这个。

    可是一旦到了王朝中期,在各方面支出疯狂的上涨的情况下,要供给大规模的移民,那几乎是不可能。

    一旦移民的人数上升到几万人的程度,这可不是简单的移民,首先,移民过程之中的消耗。

    民众不同于军队,控制能力有限,军队可以每天走0多里,可是民众,可能只有十几里,同时,老弱病残,还要搬家,穷家万贯,这要耽误很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抵达了地点之后,还要保证,在种植的粮食下来之前的所有消耗,这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巨大的,超乎想象的,别说是几百万,就算是几十万,都是可怕到了极点的。

    好在,韩琦并没有逼迫他们,只是要求他们,按照目前的实情,送一个奏折过去,其中提到这个事情就可以了。

    听到韩琦要求,特别是只是让他们送一封奏折回去,这样的条件,就非常的宽松。

    他们来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调查这边的情况,无论是调查到了什么东西,都需要送一封奏折回去,这不过是附带的,把韩琦的要求说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