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1/4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信不是不知道,让长弓发展的更好的话,对于火药武器,会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在冷兵器时代,最像是热武器远程武器,它的大规模普及,天生就对热武器有影响。

    在目前基础长弓的前提下,火药武器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最初级的火门枪,火绳枪,还有普通的燧发枪,已经不可能在定海军出现,在滑膛枪已经进展到现在地步的时候,连实验室研究,都不会进行。

    有时候,更先进的,未必是最适合的,这一点从战国末期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战国已经出现了铁质武器,吴越一代,铁质武器的质量也非常高,可是秦国依然依靠青铜武器,统一了六国,关键就在于,大规模的普及性,当时吴越没办法解决,他们只是在高手匠人的帮助下,生产了一批武器。

    这种武器,数量并不多,很多时候,只有最精锐的卫队才能够使用,可是与之相比的,则是秦国青铜武器,秦国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掌握了模块化的生产,后来出土的秦弩,只要是同样规格的,就可以相互交换零件,这一点,甚至比宋明清都要强。

    标准化的生产,再加上可怕的产量,这才是秦军强大的根源,哪怕是随便奴隶组成的军队,一旦武备库打开,装配了秦军的装备之后,也是非常可怕的。

    长弓就是适合北宋的一种武器,而通过了挑选,用轻质铁合金构造的加强版长弓,他就更加的适合了,威力在加强,可是普适性没有多大的变化,这等于说,直接的增加了战斗力。

    这种超薄的高硬弹钢的出现,比重上面,比起木头要高,可是这种钢铁制作的弓臂,不可能达到长弓那么粗,因为韧性足够的关系,在使用的体积上面,比起原来的弓臂,减少了许多,总体而言,重量是相差不多,可是在弹性上面,却是超过了普通的木材的。

    如果没有省力装置,伴随着弓臂的增强,对于弓弦也会增加,现在有了省力装置,通过几层分解之下,每一根弓弦承受的力量,跟之前差不多,微微的提升,只用多一点点的蚕丝就可以了,这从根本上,没有增加多少负担。

    这一种钢铁,生产起来,并不容易,价格上面,比起一般的钢要高一些,大概在一斤7文到8文之间,用做建筑上面,当然是太高了,容易造成成本的上升,可是用于长弓的制作上面,那真的是珠联璧合的。

    本身,要加工长弓,需要训弓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的耗时,哪怕是工业化生产,多个同时训弓,一定的劳动力支出还是要的,这也是定海军并没有揽来长弓制造的根本原因。

    枢密院,可以利用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大规模的使用,一些赵信提供的机器,也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可是放在定海军,高昂的人工成本,还有无法工业化流水线的制作,就成为了问题了。

    反倒是钢臂,更加容易一点,通过冶炼一次性成型,然后流水线进行打磨,安装各种的装置,最终成型。

    合理的分布,还有疯狂的产能爆发,这才是工业化的武器,通过这样的转化,虽然在弓的本身上面,原料的成本,可能要比普通的榆木,高出三四倍,可是在人工成本上面的降低,抵消了双方的差距,未来,就算是定海军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的提升,这种新式长弓的出厂价,也不会比枢密院的造价,高出20,这就有了大规模普及的可能性。

    因为长弓的发展,这种高弹钢制作的长弓,目前只是在定海军的实验室之中生产,只是军方的最高层知道,连定海军都没有装备,可是基本数据是有了。

    实际上,在这种新式长弓,在赵信的关心下出现了之后,赵信还真的是很重视,几乎全程监控了整个测试的过程。

    战斗力很满意,在重量增加10的情况下,弓力增加了2倍,如果加上偏心轮等力装置,可以让长弓手使用的力量更少,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