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中的人员大都有超能力型执照,可以提高战舰能力的同时,也回避掉ai被黑客入侵产生的不良影响。
至于避免登船战斗,就跟ai或主机没啥关系了。按潘文的思路,既然机库都没了出港后就没有人员出入,干脆什么通道都不留。
想法似乎与船员的进出需求有矛盾,然而事实不是如此。
简单的说,他只要把入口做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就可以了——比如在ai控制开启锁定零件后,还需要起重机帮忙把舰船整个面上万平米的装甲一起拉开才能出入——缩小比例的话就与古代的手机壳、书皮差不多意思。
这种结构同时能起到将人员出入通道、设备检查与维修通道隔离的目的,外人如果不明白结构,在外装甲上打洞也不一定能找对地方。
到了这一步,人员出入与维修通道都被完全隔离了,那还需要什么设备维护人员?
有智能ai帮忙,甚至连引擎、能源、食堂的管理都可以交给它遥控的机器人,算一算,一船能有个三四十人就顶天了。说白了变成了大号巡逻舰。
在定制系统的帮助下做过改动并重新分配了空间,潘文才发现他面前的船好像已经不算是护卫舰了,人家的护卫舰可是集突击、巡逻、护卫、侦查、装载、自我维修于一体的多面手,眼前这东西就是个好吧,至少火力与常规护卫舰一样。
还有个麻烦,潘文为它配置了高一级的护盾和引擎,最后还是没能把内部空间耗光,毕竟一般船上人员的运动空间占据的比例也几乎有机库的一半,这里他省下来一大半就足以提高几个主设备的能量等级了。
增加更多副炮或添加导弹、鱼雷发射系统?
成本啊成本,既然是炮灰,就不能指望它用太离谱的火力,潘文还是比较喜欢主炮的威力与射程,副炮理论集火杀伤虽然高于主炮,但是进入那种射程对船队自身的威胁也太大了,在副炮射程中护卫舰对付总价值相当的巡逻舰舰队甚至还处于劣势。
缩小尺寸?
貌似缩不了多少。
护卫舰的中轴长度是由主炮及其机械运动系统、引擎室及其不可分离的设备组件(大多数包含护盾核心)、推进器组的总和决定的,哪怕是重锤号那么大的家伙,其实也遵守这个定理,那玩意的引擎室和推进器组比中型护卫舰大太多了。其中引擎室和推进器必然是在中轴上的,主炮需要运动角,一般都在前端的上侧或下侧,另一边肯定是机库,后面的东西向机库移动会导致提高作战时的意外危险增加,很多东西都变不了。
嗯?变不了?
潘文突然想到了手术刀号!那东西就独辟蹊径,直接为主炮做了个大运动角的巨型独立炮台。可惜那东西用的是光束型主炮,比粒子型需要巨大的加速器来说要小一号,只能参考一下,照搬是不可能的。
侧过头看着身边女人发出微光的脸,一边想着事情,愣了好一会儿。
发光女也看着他,两人都不说话。
“有了!”
模块化!
虽然他自己也弄不清怎么把女人跟重锤号联想到一起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突然就想起泰坦重工的模块化设计,既然如此,那就把机库当成一个模块呗,太空里形状只是用来。
对外形进行改造并留下了安装整体机库需要的固定结构后,出来的东西侧面图从刀刃变成了少了半截手柄的左轮手枪状。顺便的,除了保护正面的装甲增强了少许外,他把其他部分的装甲做了一定程度的缩水。
完工。
“多少钱?”
“八千。”
惊喜,简直厉害!
八千星币已经高出轻型护卫舰新船的平均值接近其中最好的那几种,但是去除大量人员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