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第1/5页)  汉生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

    “主公,是我!”

    曹操正在灯下观看地图,忽然门帘一挑,从外面进来一人,灯光飘摇里,他一时竟没有分辨出来人是谁,听见夏侯渊熟悉的声音,确认是他无疑,曹操悄悄松开了握刀的手:

    “是妙才呀,有什么事?”

    “主公,夜已深了,还是早些安歇吧!”

    夏侯渊直起身来,轻声说道。

    “不忙!来!妙才与我一起看看”

    曹操笑笑,招手让象侯渊过来。此次进军司隶迎天子往豫州,是曹操一力主张的,不仔细盘算个清楚明白,他如何睡的着觉。

    兖徐二州落入张涵之手,虽暂且无意南下,却屯重兵于淮东重镇山阳、盱眙虎视眈眈,对袁绍一方压力很大。好在之前取了九江郡,袁绍掩有淮西重镇寿春、钟离,可被迫在此屯重兵以守淮河一线,他能动用的兵力就不多了。要知道,袁术在侧伺机而动,一旦有失,刘表也难免落井下石。

    不过,形势逼人,袁绍也别无选择。张涵踞六州之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若不奋起,恐怕就要命不久矣。人人皆知,张涵下一步肯定是径取豫州。袁绍唯有的两个选择:北迎天子取势;南下江东踞地。因此,曹操一提出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众谋臣将领几无人反对,便顺利通过了——淳于琼嘀咕了两句,见无人附和,也就算了。

    可是,派谁去迎天子,就是个问题了。朝中的情报不明确,滞后许多,而吕布屯兵昆阳,也不是吃素的。这被上司隶,一个不好,就会进退维谷。于是,作为提议者,曹操责无旁贷,便一口应允下来。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情办成了,曹操自是大功一件,可若失败了,责任自然也全是他一人的。

    曹操不讲,夏侯渊也心中有数,心中多少有些不值,却也不便说些什么。早知如此,当初曹操还不如从了张涵,以曹操的能力和张涵之看重,今日必是独掌一方,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何苦象现在这样营营役役

    来到近前,夏侯渊收拾起心中零乱的思绪,与曹操一起查看起地图来。

    雒阳方圆两百里地荒芜人烟,伊阙关和大谷关守卫极为松懈,曹军轻取二关,五千兵马基本没有损耗,眼下立营于伊阙关。南面距离南阳袁术的势力范围不过三百里;北面是雒阳空城,距离雒阳北面的孟津有两百多里,张涵的大河水师已经停留在孟津月余;北有中牟数县,算是张济的地盘,但兵马皆为地方官吏掌控,数量寥寥。西面就是张济的根本所在,但张济领兵西下调节李郭之争,留守人马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总而言之,曹军目前所在的位置,还算安全,周边没有太大的威胁。

    夏侯渊虚空比划了几下,在心里盘算了会儿:

    “主公,陛下情势不明,上月还远在弘农,以我军的行军速度至少需要五日”

    行军沿着驰道行进,虽然绕了点儿远,但在驰道上行军速度较快,也比较方便。综合考虑,行军还是沿着驰道为好。雒阳为天下之中,与各地区都有驰道相连。因此,曹军的行军是要从雒阳绕一下,再转奔弘农,行程大约五百里。

    五千曹军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只有四百。骑兵只能作为斥侯使用,行军速度还要以步兵的速度为准。以曹军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不出意外的话,也要五天时间。

    曹操不是不知道速度的重要,而是做不到。这四百骑兵,袁绍已是勉为其难了。马与粮食一样,在此时可是战略物资。自张涵盘踞幽并以后,中原以南就罕有见见北马了。少数走私过去的北马,也因为价格过于高昂,数量太过稀少,无法以之组建骑兵。袁绍挖地三尺,集中除主将外所有的战马,也仅凑了千余骑。曹操精中选精,便有了这四百骑兵。至于五千人马俱是骑兵,袁曹等人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