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八章 地理五诀(第1/3页)  帝葬天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

    “不过啥啊,你别墨迹赶紧说。”我话语间故意停顿,正想该不该告诉我家不止有《肇域志》古籍,甚至连那四册丢失的残卷也有时,突然天佑又忍不住对我不爽的说道。

    “罢了,反正跟他们说了他们不懂。”我想了想心里就有了打算,其实在我说出我家藏有《肇域志》的时候,除了赢老明显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反应外,别人都是一副见惯不惯的样子。

    特别是天佑几人他们也知道我家存有很多古籍,所以他们压根就不当这是一回事,反而是我有些多虑了,算我现在说出我还有《肇域志》残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通之后我正了正身子就说:“不过《肇域志》虽然是一本神书,但它跟山海经一样,都是一本无法以正常人视角来理解的书籍,《肇域志》是顾炎武在明朝末年撰写的书籍。

    顾炎武为了写《肇域志》历经二十余载,游遍整个古中国山川大陆,再借阅各个地方的县志和风俗编写而成,《肇域志》大致的主体是借鉴《明统志》大纲而改来。

    不过《肇域志》里面光怪陆离的东西又比《明统志》多了很多,同样一些不为人知或者一些王侯古墓《明统志》里面没有,《肇域志》却有一笔的带过的提到。

    这本《肇域志》曾经在乾隆年间被示为禁书,因为这本书籍涉及到一些太过不为人知的玩意,这些东西有些可以影响到当时的国运跟皇帝的气运,所以被乾隆封禁了起来。

    在乾隆时期《肇域志》被分为上下两册,一直被存放在两京布政司处,后来在乾隆末年,因为南京布政司一场大火,把下册部分烧了一半,而这一半里面就却少了,北直隶和江西、四川、广西等四个部分。

    这四个部分里面广西册就正好有提到了关于赵佗的墓,因为乾隆年间南京布政司的一场大火,把很多古籍和文书都烧了个精光,再加上清朝自成立以来对于文献历史古籍都还没整理过。

    所以乾隆就下令开始修缮文献历史书籍,之后就有了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称四库全书。

    再后来四库全书就分别被收藏在了,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等这四个地方珍藏,不过可惜《肇域志》因为是一本神书这本书籍后人无论怎么样也再也补不全。

    所以《肇域志》就一直是残缺的书籍,这也让《肇域志》这本神书名不见经传,至于《肇域志》此书为何能让人知晓,还是因为2008年3月《肇域志》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至此《肇域志》才真正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现在国内现存的《肇域志》全是抄本,仅云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存有,想要看《肇域志》就只能去这三个图书馆了。

    而且这种古籍一般都是封存着的,人家还未必会借给你看,至于现在民间的流传的版本嘛,都是自娱自乐翻版出来的扯淡书籍罢了。”

    “我靠,抄本都能被收录那么正本不是更值钱吗?而且照你这么说的话,这些古籍还是古董咯。”子蒙听罢顿时如打了鸡血般兴奋。

    “滚,别丢人现眼,你除了钱就不知道别的了吗。”封龙听罢也是没好气的瞪了子蒙一眼,然后转过头很好奇的看着我,其实他以前也看过我那些古书籍,但他对于这些神神鬼鬼的玩意他以前是不相信的。

    所以这些书籍他自然也看不下,这么些年来他只知道我家有很多古籍,但具体都有什么书他是一概不知,现在他的世界观变了,反而对这些古籍有了一丝兴趣便连忙追问我:“我说周凡,你这些古籍都是怎么来的,你家老爷子有跟你讲过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