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千钧一发(一)(第2/3页)  伏锦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测,应是与她幼时经历有关。”

    孙策点头应道:“也是呢,若是乔将军的宿敌,不可能只针对小乔姑娘而不针对莹儿……”

    忽闻有人轻叩木门,大乔翩身上前,打开房门,只见陆逊带着一名鹤发白须的老者,立在门外。

    见到大乔,陆逊拱手道:“这位是我的祖父,听闻孙郎竟打跑了太史慈,特来相见。”

    原来这老者正是庐江太守陆康,孙策正正衣襟,走上前来,恭敬一礼:“来府上叨扰多日,还未来得及道谢,请陆太守海涵。”

    陆康摇手笑道:“江东最好的两个儿郎都在我府上,老朽万分荣幸,哪里是叨扰?”

    陆逊搀扶着陆康走进厢房,卧榻上的周瑜强撑起身,拱手礼道:“身染剧毒,失礼于陆太守,万望见谅。”

    陆康上下打量周瑜几番,笑道:“到底还是年轻,这就能下地了。”

    舒城北门,韩当将小乔从马背上放下,随后从怀中掏出竹简,递上前去:“事不宜迟,乔将军率军南下六安的消息恐怕很快就要传到陆康那里,一定要尽快让少将军离开这是非之地,韩某就在此地接应你们。”

    小乔点了点头,立刻顺着大街朝陆府的方向飞奔而去。傍晚时分,行人寥寥,小乔灵巧地穿街过府,如春燕般轻盈迅捷。她深知,庐江府衙的信使定然已在路上,晚一步便可能陷姐姐孙策与周瑜于水火之中。

    小乔穿出街巷,来到一弯清河畔,陆府宅院正在对岸。小乔三步并作两步朝不远处的石拱桥奔去。谁知拱桥上两驾马车冲撞,两拨人横在桥上起了争执,不少行人围观,将原本便不宽绰的桥面挤得水泄不通。

    不走拱桥便要绕路,一绕就是七八里,小乔再不能等,箭步冲向马车,一脚踏上车辕,借势腾空半丈,踏上拱桥扶栏,轻快穿越而过,稳稳落在了河对岸。

    陆府厢房中,孙策与周瑜皆未察觉近在咫尺的危机。陆逊笑道:“常听人说起孙郎周郎俊逸无比,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只是未想到孙郎年纪轻轻,武功竟已如此了得,能将那太史慈打跑……”

    孙策被这么一夸,不由有些骄矜:“那太史慈有那么厉害吗?我怎的从未听说过?”

    “此人在东莱颇有名望,号称无敌,曾单人单骑解救北海太守孔融……”陆康边答边打量着眼前孙策,见他身形瘦削,眉清目秀,直叹难以置信。

    孙策轻笑着挠了挠头,回道:“赌注太大,孙某不得不胜。”

    大乔烹茶而归,听到这一句,又与孙策四目相接,小脸儿霎时红到了耳根。孙策亦有几分不好意思,偏头望向了别处。

    陆逊到底是个孩子,不依不饶问周瑜道:“那日见到周郎时,周郎已经昏厥,未能得见英姿,实在可惜,若能露一手……”

    孙策即刻出言否决:“不行,公瑾身子才好,露什么露啊。”

    陆逊仍旧不肯罢休:“不是说江左周郎箭术奇佳,擅长投壶吗……”

    陆康制止道:“逊儿,客人不愿意,哪有逼迫的道理。”

    陆逊一脸沮丧,拱手一礼:“是。”

    周瑜见气氛尴尬,含笑捡起桌案上的筷著,随手一抛,筷著竟像是着了魔一般,径直落入了厢房外婢女手捧的铁壶中。

    陆府后院外,小乔爬上参天乔木,张望着厢房内的情况,只见孙策与周瑜正与一位白髯长者一处叙话,陆逊坐在老者旁边,为宾主看茶斟酒。

    小乔心中大叫不妙,陆康竟然来看周瑜了,手里这军事密函又要如何送到孙策手上?

    正思索间,大门处传来一阵骏马嘶鸣,小乔远眺而去,只见一信使模样之人策马停在前门。小乔顿觉不好,立刻跃下大树,跳进院中假山后,恰好被抬手投壶的周瑜瞧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