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长安遥(第2/3页)  南诏唐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上我父王的。换做我是我母后的朋友,也绝对不会同意这桩婚事。若说怪,也只能怪我父王的福气太后,娶了我母后。

    “顾安城那个时候,就像是个疯子一样的,看谁不舒服就一拳揍过去,喜欢什么就抢过来送给你母亲。他笑起来的样子从来都是张大了嘴巴,就像是野兽那样,似是一点事情都要开心的不行。反倒是你母亲,总是掩着嘴巴眯着眼睛再笑。那个时候,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你母亲会看上你父亲。”

    太后将手掌放在膝盖上,微微一笑:“可能这就是命吧,看起来不般配的人,其实才是最般配的。”

    我微微一笑,对于母亲的话题不愿意继续谈论下去。太后也知趣的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目光仍然有些迷离,似是深陷回忆之中难以自拔。其实我偶尔也会好奇,当年父王跟太后他们的事情,他们是如何相遇的,又为何会分开。我曾经听父王酒醉之后说过一些,但是因为太久远了,早就已经模糊不堪了。

    一言愿你擎伞夏日烈阳不灼身。

    一言愿你披纱冬日大雪不白头。

    一言愿你此生不曾骑马入长安。

    一言愿你此时不能游江过青山。

    一言愿你看尽南乔花开几经夏。

    一言愿你过尽北海春兰一吹秋。

    送君六言,望君六回头。

    送妾六甲,望妾六生留。

    妾住江南,一江复一江。

    君住南山,一山接一山。

    待到江山相逢处,愿君一长安……

    太后眯着眼睛,轻声哼唱着嘴里面的歌词,那词温婉动听,曲调婉转,让人不由得为之倾倒,为之迷醉。我有些恍然,就只是看着太后,看着她嘴唇嗡动,声音轻启。她的手指敲打着膝盖,眼睛似是望向远方。许久,声音消散,再无余音。

    太后睁开眼睛,帘外阳光刺眼。

    “太后,这歌叫什么名字,真好听。以前没听人唱过。”我微微一笑问道。

    太后有些惊讶,看着我说:“你父王没唱过吗?”

    我摇了摇头,从小到大,还真未听父王唱过歌,看样子,太后一定是听过了。

    太后笑了笑,说道:“这歌啊,是你母亲当年在长安所写。然后你母亲唱,你父亲和。听得久了,便被我学会了。不过你父亲不唱也能够理解,你也不必怪他。”

    我微微长大了嘴巴,怎也没想到,这歌竟然是我母亲所写。我惊讶许久,连忙让太后教我唱。太后耐不住我软磨硬泡,耐心的教导着我。原来这歌是当年母亲他们与太后宪宗相遇之时,在长安所作。送,便是送与我父亲的。不过我父亲一个大老粗,自然不懂得这其中真意,只是我母亲喜欢,他便喜欢。

    我母亲开心,他便开心。

    当时一空下来,他便喝着酒,让我母亲在他身边唱。太后听得久了,便学会了。

    “听起来真的很好听。”

    “是你母亲厉害。”

    太后笑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心里不免有些酸楚。一提起母亲,自然就会想起,一想起母亲,自然心中就会难受。我握了握拳头,可是害我母亲身死的那个人,却偏偏又是太后的儿子,我的未婚夫。我长吁一口气,然后将心中想法尽数压下,只是微笑着望着窗外,动作跟太后如出一辙。

    太后用余光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也不点破。我则专心致志的看着窗外景色。

    因为有护卫跟随着,马跑得并不快,眼看着窗外景色,就犹如走马灯一样的在眼前慢慢闪过,千里路,千里景色。我不知道木美人跟苏白现在的心情如何,但是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好到我觉得我可以大声的笑出声,可以大声的哭出声。太后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我,也不言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