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一波池上酒(第2/3页)  南诏唐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公之一。对皇上而言犹如臂膀,况且为官多年,桃李遍布天下,朝中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若是在这时削夺了华妃娘娘的品级,难免朝中要起波澜。”我接着李忱的话,轻声的说了一句。其实如我所言,李忱所顾虑的,也正是如此。

    前庭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之中犹如蛛网一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当真是牵一发,便要动全身。

    李忱一笑:“你能明白,便好。”

    我没有言语,只是把头靠在他的身上。其实我也常常想着,若我与李忱之间,没有半点隔阂,当年之事全是误会。那该有多好?我孤身入长安,他一心系我予我太平。那该有多好?但我知道,这些都只是如果。我轻轻的揪着自己的衣领,一时之间,就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梦话,是不能大声讲出来的。

    “两日后,朕要亲自北上,以慰民众。边关战事不能一拖再拖,若有机会,朕会一举收复河湟……”李忱握了握拳,语气骤然变得严肃。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要离宫了吗?”

    李忱点了点头:“朕不在的时候,你若无聊,便去找母后聊聊天。她在坤宁宫,也无趣。明日我在听潮亭前设宴,你务必准时来。”

    我微微一笑,也不多言。

    李忱是个明君,自他登基以来,这天下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安稳。人祸渐少,天灾也无。他勤于政事,苛求着想要重现当年的贞观之治,耀大唐与世。但如今突厥雄起,四方诸国蠢蠢欲动,若不是大唐底蕴深厚,早已崩离破碎。我望着他那一头白发……未老先衰,当年宪宗死在他面前,一夜白头,岂是常人能懂的痛?我下意识的伸出手,摸了摸他冰凉的脸庞,语气微颤:“无陵,你累吗?”

    他怔住,目光却不敢看我。

    “朕这一辈子都要如此,何为累?”他轻声说着,已无语气。

    他的胡须剃的极其干净,就是摸着,也没有一点残茬,光滑一片。我托着他的下巴,手指触着他的唇边:“以前听父王说,这天下,最幸运的人便是皇帝,最苦的人也是皇帝。我当时小,不懂,就问他皇帝为什么会苦。父王告诉我,他说你这么小的人儿坐在父王的肩膀上,父王都觉得累了。那么大的江山压在一个人的肩膀,你说要有多累?无陵,你的江山……”我看着他的眼睛:“你的江山,是不是也很重?”

    他轻笑:“与你唇上的嫣红一般重。”

    我泫然欲泣,原来他待我,一如待江山。

    ……

    第二日的晚上,李忱如言,在听潮亭前设宴。整个听潮亭灯火通明,照的那亭前的一波池都泛起了白光,仿佛神迹一般。众妃子们与李忱亦是饮酒作乐,歌舞升平。大多听闻李忱要离宫,一个个都哭了起来,似是就连那杯里的酒水,就变成了眼泪。

    大唐皇宫之中有三个长亭最为出名。一个是当年太后经常驻足的凤巢亭,一个是皇墟观仙人们养鹤的逍遥亭,最后一个,便是这听潮亭。听潮亭之所以被称之为听潮亭,是因为亭前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湖,相传这湖内通四海,表面上虽然风平浪静,但是这湖中却有蛟龙。

    听说这湖,多冷的天也不会冻结,下多大的雨也不会起波澜。只要每逢春节之时,湖上才会掀起一层大浪,浪过一丈,触岸即落,且浪中隐有龙吟,霎是惊奇。故此,这亭唤作听潮亭,这湖便唤作一波池。

    “皇上此去不知多久,臣妾只愿今天能够醉死,再一睁眼,便以见皇上回宫了。”木美人眼中含着泪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这一晚上,也不知她喝了有多少酒,那脸上的酡红就连胭脂都遮盖不住。李忱也不拒绝,有人举杯,他便举杯。只不过那酒水进了李忱的肚子,就宛若入了江海一般,不管怎么李忱如何喝,都全无醉意,仿佛饮水。

    苏白也举起酒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