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喜事(第2/3页)  南诏唐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鞅语重心长的说道。

    李忱闻言道:“李公,朕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处理好突厥战事以及朝政,至于立后之事为何如此着急?”

    李鞅道:“皇上此言差矣,虽然突厥战事尤为重要,但是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皇上奔波政务,其后宫也要有人安抚诸位才是。料想前些日子太尉罪行,其累累上下都与华妃有关。所以老臣认为此事实在是耽搁不得。请皇上务必尽快做主!”

    见到李鞅一脸正色仿佛死谏一般的站在自己面前,李忱也是颇为苦恼。他摇了摇头,然后问道:“那李公可有人选?说出来与朕听听。”

    李鞅闻言连忙道:“回皇上,臣以为,后宫诸妃,三位正妃娘娘最为合适。所以臣以为,皇上不管选择哪一位正妃娘娘都无妨。”

    “这立后之事怎能说‘无妨’二字。李公你真是糊涂了。”

    李忱摇了摇头,脸色微微正起。

    “皇上,老臣直言。当年望公健在之时,便提过立后之事,皇上以年轻为由而拒。如今老臣再次提起,皇上怎可以老臣糊涂为由为拒。”李鞅皱了皱眉,然后继续道:“请皇上三思。”

    “朕……”

    李忱一时有些语塞,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良久,才说:“就算是立后,此时也要跟母后协商一下才是。所以李公别着急,朕过些日子……再说。”

    听闻此话李鞅更是不干了,他连忙道:“皇上,这事就是太后嘱咐老臣的,所以老臣才来请命的。太后说了,皇上选的便是她选的,所以皇上……”

    李忱此时已是哭笑不得。

    “既然李公都如此苛求朕了,那朕也不好再推辞了。这样好了,待到李公从河湟凯旋而归,朕立刻宣布立后,李公看如何?”

    李鞅笑了笑:“如此甚好。”

    “那李公可还有事?”

    “老臣无事,这就退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鞅拱手行礼,然后脸上挂着笑意,慢慢的退了下去。看着像是孩子一样笑的高兴的李鞅,李忱也不免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李公虽然行事荒诞,但是却也是我大唐肱股啊。”

    “皇上,您真的想好要立哪位娘娘为后了?”

    李忱道:“这事以后再说吧。河湟战事能打多久还不知道,恐怕倒是李公便已经忘了。”

    海东青摇了摇头,不再多谈,随着李忱便朝着青镜宫去了。

    ……

    坤宁宫。

    “小姐,你还真的让李大人去说了?”赵妃蓉把一盒糕点放到桌子上,开口问道。

    武冕坐在椅子上,双手抚在膝盖上,笑道:“是啊,这件事也耽搁不少时候了,无陵那孩子总是拖来拖去的,哀家可生怕有一天都看不见他的婚事便去了。”

    “小姐这是什么话啊。”

    赵妃蓉连忙说道。

    武冕笑了笑,揽了揽耳边的发丝:“如今日子久了,便越觉得可能时日无多了。哀家心愿本就是想看着无陵这孩子能有自己的江山,然后找个好人成个家。如今这江山他坐的已经够好了,只欠一个妻子了。趁着眼睛还能瞧见些东西,耳朵还能听见些东西。哀家便替他好好寻寻。”

    “那李大人……”

    赵妃蓉欲言又止。

    “只能说,你们谁都没能看懂这个李平壤啊。”提起李鞅,武冕收敛起笑容,轻轻的摇了摇头。

    “李鞅这个人,其实不必望公差。甚至在行事作风更要比望公圆滑一些。不过他这人太过惫懒,好在望公死后,也算是把他给敲醒了。让他能振作起来。但是……怕是他早已活够了,此次河湟,他极力的要求出战,怕也是想要死在那一片先帝曾经感叹过的土地上吧。也算是应了他‘平壤’的名字。无陵能好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