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8章:少林托孤遇故人(上)(第1/3页)  解忧时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如歌在洞中冷汗淋漓,腹中传来阵阵疼痛更是使她心惊胆战,孩子,可怜的孩子,你可千万不要有什么事,千万要好好的活着。彩儿将婴孩放在地上,轻轻的为她推拿,急得也是满头大汗,洞内光线甚弱,两人也不敢出声,幸好婴孩睡熟不曾哭闹,要不然非将人引来不可,也不知过了多久,疼痛慢慢消失,白如歌虚弱的抓住彩儿的手以示道谢,彩儿道:“谢我做甚,一年前我的命还是你救的。”

    白如歌苦笑,彩儿道:“你且好好睡一会,嫣儿说了,你的失声不过是郁气结心,宽了心就自然恢复了,我出去看看情况。”白如歌怕她出事,连连摇头,彩儿却朝她灿然一笑,道:“你放心罢,我会小心行事,你帮我照看一下念儿。”轻轻的推开木板,往四周看了看,确认无甚动静,这才弓身出去,白如歌担忧的看着她,无奈说不出话,彩儿回身朝洞里看了一眼,向白如歌和孩子温柔一笑,轻轻的合上木板,脚步声慢慢远去。

    白如歌软软的躺在地上,慢慢积攒力气,一阵虚汗过后,缓缓恢复过来,嫣儿和彩儿却都没回来,白如歌的心收紧了,她们出了什么事,如果发生撕杀,这洞里不可能听不到,但是外面寂然无声,她突然想起彩儿临走时那回眸一笑,那么灿然,可是又那么决然,她是在说明什么?她猛的站起身来,一把推开木板,抱起婴孩出了洞。

    天已渐暗,灰黄的茅草屋和尚无新叶的秃树残叶显得格外的凄凉,白如歌心中一沉,反复穿梭各个屋子,没有一个人,大堂门外有一瘫血迹,不过从血迹旁边的军刀来看,死的是个士兵,并不是嫣儿或者彩儿,嫣儿说过,她熟悉这里的环境,说不定还有别的机关或出路,可是,为什么天都黑了还不回来,她们俩去哪里了?白如歌心底升起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心慌和恐惧。

    突然,白如歌发现桌子一角洒落的檀香灰上似乎有字,凑近去一看,果然有字:请原谅彩儿不辞而别,此生必为强子报仇,念儿托付妹妹照料,来世结草衔环以报大恩。心顿时一痛,跌落到谷底,忍不住“唉呀”一声,彩儿一心为强子报仇,孩子也不要了,托付于我,可是我如今是自身难保,如何能担此大任?偏在此时,婴孩似有感应一般突从梦中惊醒,大哭起来,声音回响在院内,回响在山林,格外的凄清哀伤,这孩子,他也知道他的父亲已死,母亲为了报仇弃他而去了吗?

    白如歌想起腹中之子,慈爱之心油然而生,这个柔弱、无邪的小生命象是一道灵符竟慢慢的拂去了心头的伤痛,一切痛苦都在远去,只有这张纯真的面孔在眼前,心中漾起一层温柔的漪涟,她轻轻的拍着婴孩,低呼道:“念儿,念儿,乖念儿,你爹爹与娘亲生死不离,夫妻情深,你不要生他们的气,你要好好的等你的娘亲回来。”念儿竟如听懂了她的话,慢慢的止住了哭声,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白如歌。

    白如歌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能说话了,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圈,她轻轻的吻念儿的额,念儿看着她竟笑起来。

    天越发黑了,白如歌意识到今晚必将在此度过,燃起案上烛,再次仔细的搜寻,看能否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也是缘分,白如歌突然发现门页之下有一串佛珠,拾起来反复打量,可惜也未看出这串佛珠有何不同之处,倒是念儿伸出小手来抓佛珠,十分喜爱的样子,白如歌心中一动,看来此子与佛门有缘,何不将他送到少林,由少林高僧扶养,总比跟着自己漂泊无依、后事未卜要强得多,于是小心的将佛珠放在念儿的胸前。

    想到此处,心也稳了下来,可怜念儿半天未吃东西,饿得又哭起来,好在嫣儿有余下的粗粮与野茶,白如歌便和着煮了一锅,一口一口将念儿喂饱,便不哭了,与白如歌很是亲热,搂着她的脖子玩耍了好一阵,才睡过去。

    白如歌抱着他躺在床上,这是当时嫣儿救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