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不报非君子,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此说来,晋文公很君子,他只用了三年。
有了军队,有了地位,现在,该把以前的事情好好算一算了!你们当初给我的耻辱,我都要一一还回去。更重的是,晋国想要强大,只能拿你们当垫脚石,这么好的借口,怎么可以放过。
晋文公乃至晋国的国际形象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公元前637年5月,宋襄公跟楚军作战,重伤而亡。公子王臣嗣位,是为宋成公(前636年—前620年)。宋国在今河南商丘。
当时晋文公经过宋国到楚国,还受到宋襄公的厚待。
宋成公为保全宋国而隐忍,表示愿意投靠楚国,还亲自去拜见楚成王。宋襄公一直跟随齐桓公,富有德名,而且施行仁义,很多小国都感念他,而晋国的崛起,让宋成公迅速倒向晋国。
公元前634年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北上伐宋,并兵围齐之榖(gu)邑,威胁齐国。宋国抵挡一年之久,派公孙固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感念宋襄公昔日之恩,更想将中原诸侯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楚三王百年来强大的国力,已经在中原渗透极深,文公又有些畏惧。救宋,必绝楚欢,不救宋,是惧楚也。文公左右为难,权衡利弊还是没有结果。关键时刻,狐偃、先轸(zhen)站了出来,要是没人站出来,也就不用争霸了。
先轸说,“报答宋国的恩惠,解救诸侯的危难,确立威望,成就霸业,就在此一举。”
子犯说,“楚国新得曹,且联姻于卫(佩服佩服,晋文公的敌人都被拉拢了)。若攻曹、卫,楚必救之。齐、宋之危可解。”算得上春秋版的围卫救宋。
曹国大致在山东定陶,卫国在河南省和河北省,此时两国的国君依旧是曹共公(前652年—前618年)和卫文公(前659年——前635年),而且偏偏都是姬姓,偏偏都跟重耳有仇(参见重耳流亡史)。
一个都不能放过。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亲自率领晋国二军至庐,检阅部队。周代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从他父亲晋献公开始,晋国灭国吞地,从一军扩张到了两军,他弟弟晋惠公战败后休养生息,施政得当。而且细心点看,晋国只有晋惠公在外打了个败仗,其他的时候全是胜仗,就算是祸起萧墙,却也只是高层中斗的你死我活,百姓相安无事。稳定压倒一切,晋国由此国力日盛,土地扩张,人口也快速增长。
文公召集众臣,重组晋军,将原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这一举措,宣布晋国正式步入大国行列。
军队扩张必定要对军队势力重新划分,增加相应的军官,而三军聚在一起,必定要推出一个掌舵之人——中军统帅。
晋文公询问赵衰,赵衰推荐了郤(xi)榖(gu),理由很多,五十多岁了,德高望重,好读诗书,为人诚恳敦厚,当然最重要的,他是晋国宗室近亲。郤榖是晋国豪门郤氏的,一向亲近晋文公。当初郤芮(rui)担任郤氏大宗宗主,亲近晋惠公。如今郤芮被诛杀,郤榖担任郤氏大宗宗主,自己拉拢他,晋国自然又是铁板一块。
见晋文公表示同意,赵衰趁热打铁,推荐郤溱(zhen郤榖弟弟)为为中军佐,辅助郤榖。
其实晋文公心中有数,见赵衰这么知趣,关系又这么铁,一高兴便打算让赵衰统领上军。赵衰当即推辞,可能是自己不会打仗,便推荐了狐偃。狐偃很大度的表示自己不才,不过愿意举荐一个人才担任,所谓内不避亲,推荐了自己的哥哥狐毛,自己愿意辅助哥哥一同掌管上军。
狐毛当初留在了翟国并没有随晋文公流亡,估计晋文公心中不喜,不过还是同意了。
赵衰毕竟是亲信,晋文公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