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卷土重来未可知(第2/3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罢,勾践委曲求全,终于回来了!

    公元前491年勾践返国,誓灭吴。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楚庄王的做法是不见所欲,而勾践做的更绝。在吴国,他住的是茅草屋,回国后,他依旧住在了茅草屋中,每天在屋梁上悬挂一个苦胆,每天尝一下苦胆,告诉自己,当初就是这么被夫差侮辱的。

    勾践还亲自去种地,不是自己种的粮食,他不吃一口,不是妻子亲自织的衣服,不穿一件。当时大夫们都有自己的封地,勾践也有自己的自留地,所以他为了施惠于民,十年不征收越国人的税,外加文种的政策,越国的粮价很高,家家户户都有三年的积粮。

    我曾经好奇,不收税,靠谱吗?家家户户都有三年的粮食,哪朝哪代也没见过啊!

    越国人生活太幸福了,国家高福利不说,税收还低,比今天的欧洲都要强很多,比起其他国家的“苛政猛于虎也”,那种自豪感无与伦比。而战胜国的吴国,连年征战,十万人的军队,就要几十万家不得休息,民众既要交粮食,还要服兵役,服完兵役还要服劳役,苦不堪言。

    我想知趣的吴国人都会移民越国的,不战而屈人之国,越国做到了,相比之下,越国人简直生活在天堂中。

    从古至今,婚嫁丧事永远是人一生的大事,婚嫁国家有政策,就连丧事国家都有慰问。

    家中长子死去,便免去你家三年的税负;家中次子死去,免去你家三月的税负。不仅如此,越国毕竟是小国,单反有丧事,勾践能出席慰问就亲自出席,不能也会派遣代表前去。

    而且,越国还建立了最早的社保体质,不用你每年叫社保费,国内那些孤寡得病的人,由国家膳养。而国内读过书的人,有威望的人,国家保证他们的衣食供给,勾践还常常亲自去慰问,问一下姓名,虽然不见得记住,或许只是做做姿态,但是已经够了,能做到的又有谁?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勾践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他尽心竭力,不是他高尚,而是他有仇必报。为了报仇,他能舍弃自己的尊严,为了报仇,鞠躬弯腰下跪都能做到,何况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错误的想法可以引导人去做正确的事,没有比勾践更形象的了。

    公元前486年,勾践信心满满的去问范蠡,我能去攻打吴国了嘛!

    范蠡说,“吴国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了,不过一旦打草惊蛇,那是非成败就很难说了(夫吴,君王之吴,王若早图之,其实又将未可知也)。”

    勾践想起了七年前,当他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吴国的时候,范蠡也是反对的,自己却没有听。勾践犹豫了,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机会,他输不起,他思之再三,决定听从范蠡的话,隐忍不发。

    忍耐期,一年。

    公元前485年,勾践问范蠡,“夫差如今骄奢淫逸,可以了吧?”

    范蠡说,“不可以。”

    勾践忍了。

    事实证明很靠谱,第二年吴国夫差亲自率领大军杀向齐国,大败齐国。吴国先是攻占了楚国的都城,紧接着又打败齐国的大军,声势之盛,天下为之震惊。

    然而回国后夫差就杀了伍子胥。

    勾践振奋了,伍子胥是他的心腹大患,他兴奋地召来范蠡,对他说,“伍子胥都被杀了,如今可以了吧!”

    范蠡说,“伍子胥被杀,吴国必将自食恶果,再等等吧!”

    勾践又忍了一年。

    公元前483年,勾践又找来范蠡。

    范蠡说不可以。

    勾践爆发了,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每年都被范蠡哄回去,今天不画下道来,说出个一二三,谁也别想好过。

    范蠡说,“吴国如今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