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暴君当株(第1/3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异语2

    蜀汉伐魏,军在五丈原,久不得进。

    诸葛遣使约战,司马懿问丞相起居,而后叹曰:“食少事烦,安能久乎?”又问军中士气,司马懿又叹:“事少食烦,安能久乎?”

    不久,诸葛病死,蜀军军中无粮,于是撤兵。

    ——————————————————————————————————————————

    打败了秦国的援军,晋灵公的位置稳固了,赵宣子也是。

    赵宣子首要是为国举贤,他推举韩献子为司马(掌军中司法)。结果上面战役中,赵宣子派亲信乘坐自己的战车军中奔行,韩献子执法杀了那个亲信。顿时一片哗然,大家都说韩献子马上就要倒霉了,人家刚提拔你,你就这么不留情面,不是作吗?

    赵宣子听后把韩献子叫了过来,恭敬的施礼说,“我推荐你的时候,唯恐你不胜其任,如今不用担心了。”

    不仅如此,还昭告众大夫说,你们替我高兴吧,我推举了韩献子,至如今才知道选对人了。

    不过,之前做的毕竟太绝了,排除异己,把反对地自己的人都赶出了国,他们毕竟在晋国多年,熟知晋国虚实。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国,赵盾很忧虑他们会带兵杀来。

    荀林父劝他让狐射姑回来,毕竟他父亲狐偃有功于国,狐射姑善于处理外交政务。

    赵盾不说话。

    郤缺见状打圆场,狐射姑犯的罪过太大,还是让士会回来吧,是会忍辱负重且有羞耻之心,足以担当大任,他也没犯什么罪。

    晋国灭了魏国,将魏地封给了寿余,故意抓了寿余的家人,让他跑到秦国诈降,表示愿意将魏地献给秦国。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秦康公自然同意。

    魏寿余在秦国宫廷故意踩了士会的脚,士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领神会。

    魏寿余说,希望秦国派个人跟自己一起到魏地。

    秦康公看来看去,士会挺合适的(士会)。

    士会连忙推辞,理由非常搞笑:晋国人(他自己)虎狼也,不讲信义,要是把我扣在晋国,我会被赵盾杀了,我的妻子也会被大王所杀,虽万死,不从也。

    欲擒故纵用得很好,秦康公很激动,表示国家不会亏待你,你是寡人派过去的,要是晋国人扣留你,我对黄河起誓,一定送你的妻子回去。

    士会于是与魏寿余回国。

    庞统去曹营献连环计,曹操大喜,礼遇有加。庞统得意的出门,却听一声冷笑“黄盖诈降,你又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这等计策,也只瞒得曹操,须瞒不得我”。庞统大惊,回视是徐庶,这才松了口气。

    诸葛亮为公瑾吊孝,东吴之人颇为感怀,得意而去,到得江边却被人猛地拉住“你气死周瑜,如今又来吊孝,欺我江东无人欤”。诸葛亮大惊,待见到是庞统,这才转惊为喜。

    如今士会耍了个手段,带着秦康公的许诺离开。

    绕朝送给士会一个马鞭,对他说,“莫欺我秦国无人,只是君王不听我的罢了!”

    士会渡过黄河,魏地的人欢呼雀跃,秦康公叹息一声,我以诚待君,无奈君欺我以方,不过人无信不立,还是将士会的妻子愿意回晋国的都送了回去。

    士会留在秦国的子孙自此改姓为刘。后来刘邦建立汉朝,汉书追溯士会为刘氏先祖。士会,是晋献公大夫士蔿(wei)之孙,成伯缺之子,回国后官至中军将、太傅。

    一切都在赵盾的掌控,除了晋灵公。

    晋灵公幼年享有尊荣,母亲又彪悍,无人敢得罪,养成了骄纵的脾气。他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去打人,辛德勒的名单里有一幕,集中营的德国上校早起扛一把枪在二楼,看谁不干活就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