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干涉。
中山国以前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心慕汉化,建立城邦,使用青铜器,自从复国之后国力日上,正欲占点便宜,听闻之后心花怒放,攻打燕国,占了很大便宜。
赵雍此举无非是祸水北引,所图的无非是赵国能安稳几年。坦白说,如今中原各国纷纷称王,唯独赵国取消了王号,大家都不把赵雍当一号人物了。越是低调,越是安全。
靠着种种手段,赵雍为赵国迎来了十年的黄金发展。稳定压倒一切,稳定的内外环境才能够积蓄力量。管仲安与国内十年才向外发展,商鞅是,文种也是。
十年之后的赵雍已经35岁了,城府越来越深,脸皮越来越厚,他的军队也越来越强大。
其实战争之前,大家对军队的战斗力都是没有底的,往往号称如何如何,其实也只是号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不行只有打过才能知道。
希特勒德国时期,陆军极其重视机械化发展,直觉告诉他们这种战法将颠覆一战的战壕理论,可是苦于无实验场地,直到西班牙内战,德军派遣军官团去西班牙,按照机械化的作战方式指挥作战,然后心中有数,故而与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对垒,一个月就推到了巴黎。
中日战争的时候,各国都派遣军官来观摩战争,也出售部分军械飞机给中国,通过中日飞机战的战损来得知那种飞机更加优良,飞机如何改进。
仅仅训练总是不够的,赵雍虽然不与大国开战,但是军队不时的与娄烦、林胡等打,改良战法,心中自然对战斗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信心也越来越足。
终于,在护送秦惠王回国之后的第二年,赵雍对中山正式用兵,赵军一直攻到中山国的国都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相当于清朝攻下了明朝的山海关,形势顿时大改。
而且此时秦国公子壮自立为王,秦国内斗。赵雍趁机西渡黄河,攻占了林胡与秦国交境的河套区域(陕北和内蒙古边境),赵军可以越过函谷关攻打咸阳。
此后赵军高歌猛进,原本中山与林胡、娄烦接壤,结果三方土地不断被蚕食,最后中山国国土完全被赵国包围。林胡、娄烦和中山合纵攻打赵国代郡,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可是被赵军击败。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战争的结果也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格局。
此役过后,赵军攻下了大片领土,设置了雁门郡(山西北部)和云中郡(内蒙古)。这片区域水草丰美,赵国用来放牧,从国内迁人口到该地,为了一劳永逸,还修筑了长城,从今而后就自古以来了。
四十二岁的赵雍心满意足,觉得自己功绩超越以往任何一位赵国君主,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喜悦。
四十二岁,虽然年富力强,可是秦国君主一般这时候都挂了,赵雍思前想后,觉得世事难料,万一自己不在了,小儿子如何能够掌控赵国呢!
此时赵雍的梦中情人吴娃已死,临死前的愿望是自己的儿子何能够当太子。面对爱人的临终遗愿,赵雍不忍拒绝,于是抛开自己的长子——韩国公主所生的公子章,立了不满十岁的小儿子为太子。
此时公子章已经二十岁了,公子何又那么小。
凡是小时候吃过苦的,都不愿孩子吃苦。十五岁即位的赵雍,深切的感受到来自内外的种种猜忌,赵雍思前想后,忽然灵犀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招来重臣肥义,告诉了他自己的打算,待他们同意后正式让位给太子,自己称主父,字面上意思是君主的父亲,类似于今天的太上皇。
在生前做好这件事,名分已定,年号已改,就算自己走的突然也翻不出浪花了。其实稳妥点看,自己还能活个二十多年,那时候小儿子也大了,群臣归附,岂不美哉。
越想好处越多,孩子当君王,自己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