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志在千里(第2/4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性命,孟尝君爱惜名声胜过一切,自然立刻应允,让公孙戍回绝了楚王的象床。

    公孙戍得意非常,小跑着离开想快点拿到宝剑,结果还没跑到一半,就被孟尝君叫了回来。

    孟尝君久居上位,自然知道人皆有私心,公孙戍忽然说让自己回绝楚王,虽然说的入情入理,但是他太过高兴了,其中必有隐情,若不查问清楚,说不定就入人瓮中了。

    孟尝君说,你教我不受象床,甚善,但你何以足之高,志之扬呢?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有些惧怕,我们来推导一下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反应:

    其一:公孙戍抵赖说,你采纳我的建议,我打心眼里高兴

    抵赖的话,孟尝君这么会做人,自然不会当面揭穿,恐怕还会夸你几句,但你收到宝剑后,定然会被他得知。从此以后,他见到你总会想起这件事,认为你这人不值得重用。

    其二:公孙戍支支吾吾的说了原委,孟尝君笑着安慰了几句,心中却很有些不然,觉得你这人这么点担当都没,喜欢拿人东西,比较贪财,以后用你要当心了。

    公孙戍则不然,大大方方的说,我有三喜,你们下门客数百,没有人劝谏你,而我挺身而出,这是一喜;我的建议君采纳了,是我遇见了明主,这是二喜;楚国登徒子不愿意送象床给你,答应说只要我能劝免你就给我一柄先人宝剑,如今宝剑可得,乃是三喜临门,我焉能不高兴。

    一番言辞豁达大度,而且先公后私,表示我是为你考虑才劝诫你的,而后说还因此得到了宝剑,可谓一箭双雕,叙事清楚,言语得当,可谓是说的好的不能再好。

    孟尝君听后深以为然,问他,宝剑得到了吗?

    换了我可能回复,还没有,正要去领。

    而公孙戍则回,未敢。

    这就是他比我会做人的地方,要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孟尝君平日里尊敬你,这是人家礼贤下士,你对人恭敬,事事禀告得到允许才去做,这是你的本分,而不是说别人对你不计较,你就放浪形骸,那叫不懂事,人家不说,心中必定不爽。

    所以君王总是说,爱卿平身,爱卿不必多礼,爱卿不要顾忌,朕恕你无罪,而臣子则诚惶诚恐,微臣岂敢,此陛下家事,还望陛下圣裁,就算真的要说,也不能明说。

    曹操问贾诩,曹丕和曹植那个可以立为世子?

    贾诩不语,抬头看天。

    曹操又问,贾诩说,臣在思索一事。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

    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废长立幼的事。

    曹操大笑,是啊,袁本初和刘景升的长子也都不如次子聪明,可是立了次子,然后就会败亡,跟孤的情况何其相似,前车可鉴,不能因为曹植才高八斗就选他,否则东吴、西蜀来攻,我阖门休矣。

    换了我可能会说,丞相切不可废长立幼,袁绍废长立幼如何如何,刘表废长立幼如何如何?

    这样就是你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曹操再去思考你的话,曹操这么博通古今,说不定也能找出不少例子,比如汉景帝立了刘彻而非长子刘荣,刘彻雄才大略,有识人之明,这才有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之类。何况后世李渊也是不愿意废长立幼,毕竟隋文帝就是废长立幼,结果隋炀帝败光家业,可是李世民上位却做得不错,可见这事难说得很,未必废长立幼就不是好事。

    贾诩这么说,曹操未必采纳,只是心中会分析优劣罢了,可是贾诩只说个开头,剩下的都是曹操自己想的,那就不一样了,这叫启发。

    盗梦空间里称之为植梦,也就是你告诉一个人一个想法,他未必照做,可是当你不断地诱导他去想,最后想到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会以为这是他自己想做到事,这是内心对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