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得知魏齐在赵国,于是出绝招——扣人!
秦王先表示很仰慕平原君的为人,愿意和他交谈一番。
想想和氏璧和渑(mian)池之会,秦王的邀请连赵王哥哥都去了,平原君表示不去是示弱,于是带着门客去了。
秦王于是威胁说,把魏齐的人头交出来,不然你就别回去了。
平原君一笑,赵王哥哥跟这位秦王会面前都提前交代好后事,自己何尝没有准备,本就是捐躯赴国难来的,有了心理准备自然不怕。
平原君明明白白的说,魏齐是我朋友,患难投我,我赵胜岂是卖友求荣的人,你爱扣我扣我吧。
平原君之所以这么看得开,主要还是秦王虽然名声不好,好扣人质,但是不会杀人质,自己何惧之有。
何况,要是你杀了魏齐,秦王依旧不放你呢?
秦王于是写国书给赵王,平原君说了魏齐在他府上,他要保魏齐,不肯交出来。我是定要为范雎报仇的,于是扣下了平原君,如果赵国不交出魏齐,那么秦国就不打魏国打赵国,你自己考虑吧!
此时渑池之会的赵王已死,谥号赵惠文王,儿子赵丹为赵王,才当了一年多吧,自然有些手足无措。
蔺相如、廉颇等大臣对赵王说,不可因一人而连累国家,何况你叔叔在秦国。
赵王于是派兵包围平原君府邸,平原君有了交代,府中管事的拒不交出魏齐。于是魏齐投奔赵国相国虞卿。
这位虞卿,本名虞信,赵王即位后前来游说赵王,第一次见面赵王赐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双,约合两千五百万人民币,第二次见面赵王任命为上卿。
那么问题来了,蔺(lin)相如不是上卿吗,那么蔺相如难道失宠了?
其实也不是。
要知道战国的时候君主很尊贤重士,原因很简单,来一个吴起之类的就发了,一人可兴国的例子太多了。
可是人家来了,总要有位置才好吧,不然古代有没有强制退休,你说等上卿蔺相如寿终正寝之后就该你上了,那么大家一看蔺相如红光满面,估计活的比自己都长,有本事的只好去别国碰运气了。
所以国家一般会虚席以待,就是专门空出一两个重要职位,招聘启事也不撤下来,表示来了就有位置。而蔺相如等人,当了一段时间上卿之后,就会主动从虚銜上退下来,负责更实际具体的工作,而把虚銜留给别人,所谓的务实不务虚也。
常说苏秦佩六国相印,其实也是名誉相国之类的,怎么可能真的在一处料理国事,而是专门负责外交,给你一个名义上的虚銜,有俸禄有地位,但缺乏实际操作的权利。
那时候是战国,招揽贤才自然不能让人按部就班的来,大家都渴望一步登天,比如秦国那种,范雎一介平民忽然就成了秦王义父,一国丞相,那才有震撼性,也算是人尽其用,否则有本事的直接去秦国了,我留在赵国有何用?
之前曾提到容错率,越和平容错率越高,战国因而有那么多特例,现在则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总之,虞信当了上卿,别人称呼也变成了虞卿。
魏齐投奔虞卿,虞卿想了下,着实没有信心能说服赵王,又不能弃朋友于不顾,于是干脆将相印一挂,跟着魏齐一同跑了。
虞卿很让人钦佩,很讲义气,想来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
虞卿和魏齐回到了魏国,投奔到了战国四公子排名第三的信陵君魏无忌哪里。
魏无忌是魏王的弟弟,跟孟尝君、平原君一样招贤纳士,门客虽没有三千但也不少,也是贵族公子轻财重义的典范。
魏齐和魏无忌都在大梁,想来平日里也有交情,可能不太深厚。
可是魏公子着实不想收留魏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