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成名不易(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平一战,将赵国三十年内争霸天下的可能性彻底打消。

    赵孝成王赵丹却没有追究太多责任,因为国家经不起折腾了。赵括的母亲因为前面的约定,而免于追究,可是儿子死了,家族也被牵累,面对谩骂之声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据闻一部分赵括的族人改姓了,以此来划清界限。

    平原君赵胜博有贤名,却因为力主接受上党而受牵累,好在人缘好,又是国之柱石,四面联络诸侯也用得着他,所以将功折罪。

    人的悲哀能持续多久,也许一直存在,但最悲痛的时刻也只有刚得知消息的那几天,眼泪哭干了,就会想着继续过日子了。

    此时的赵国男女比率大失衡,男少女多,男子结婚相对容易。而且秦国重压在侧,举国都在默默耕耘,娱乐少了徭役重了也不会提出意见。哀兵必胜,哀兵除了报仇,再难有其他念头。

    在赵国的秦人可谓是受够了苦头,因为有一种罪过叫迁怒。

    本身的力量不足,赵国把外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辞卑而礼厚,四面出嫁结姻,只为了多一个外援。

    赵国所做的并非杞(qi)人忧天,两年后,缓过劲来的秦国再次进攻赵国。

    赵王下令军队据守城池,妄言出战者斩。

    赵国几乎发动了全国的力量,同样缓过劲的赵人心中对秦兵有畏惧,也有仇恨,征集这样一批人做事,甚至不用谈工钱,管吃管住就行。

    赵人抵御住了秦兵,另一方面开始派使者请求援兵,魏国、楚国、齐国是重点,燕国、韩国也不要放弃。可是邯郸摇摇欲坠,这个时候敢来救援的着实不多。

    比如魏安釐(li)王,派遣老将军晋鄙帅兵十万救援赵国。可是秦王随即命使者通报魏王,你要是敢坏我的事,我就打你。

    魏王怕了,上一次坏秦王事的不就是赵国嘛,韩魏如今被戏称为秦国的东方藩国,寡人要是引火烧身,赵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有谁来救寡人呢?

    可是此事事关国体,已经答应赵国了,也不好反悔,只好使出缓兵之计,命将军晋鄙驻扎在秦赵边境,见机行事。

    魏王在此事上很油条,一方面军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击,可以应付赵国,随便找个理由就好,就说士兵新募,缺乏训练,需要先练兵再过去。而军队在魏国,我想怎么调动怎么调动,你秦国总不能不讲理吧,我又不打算出国,顶多是人民内部矛盾罢了。

    战国不想发展的君主不是好君主,魏王并不是一味的害怕,也在静观其变,一旦出征的秦军处于劣势,魏军随时可以落井下石。而邯郸要是被攻下来了,魏国也可以趁机占领赵国的国土,就算秦国不爽,你又有什么办法,是赵国人给我的,又不是秦国给我的。

    这是阳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秦国还是打赵国,而赵国依旧去魏国救援,都没办法。

    平原君赵胜心中烦扰,魏王决心已定,不再是言辞能够说动的了,想要魏国发兵,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了,那便是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在战国四公子中排行第三,是贵族圈子中的后起之秀,同样也很仰慕孟尝君。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赵胜,算是赵胜的小舅子。可是提起这位姐夫,魏无忌却是佩服不已的,人家招贤纳士,交友遍天下,那叫一个有面子。

    谈起秦琼,有名的朋友八百,没命的不计其数,这是一种赞誉,说你人缘好。

    于是魏无忌以姐夫为师,也开始尊贤重道,并且做的很出色。

    魏无忌是魏王的弟弟,先王的儿子,地位尊贵,可是对待贤人却弯得下腰,态度很恭敬,博得好感。其实他也不知道谁是贤人,只是听说名气大就去拜访,带着礼物去说几句话,觉得有才华就多交往,觉得华而不实就定期送米送面意思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