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韩非身死(第1/4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步步为营

    韩非是势、术、法的集大成者,以势压人,官大一级压死人,用术管理人,再用法来约束人,这样才能君王的地位。

    为何要用法呢?

    韩非说,上古的时候,男人狩猎,女人采集,人少而食物多,用不着争斗,而今一家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活着,一家就有二十五个男丁,土地少而人口多,所以要用法来约束。

    一个人不学无术,为害乡里,父母劝诫他不听,邻里指责他不闻,师长教诲他不理,可是当官吏用刑罚的时候,这个人害怕了,于是悔过自新。

    世上人多了,什么性格的都有,不能一味的强调以德服人,要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让百姓们听话,不会危害社会。

    法先王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处在的时代跟以前不一样。

    以前人们没有住处,只能睡在树上,有人发明了房子,于是人们奉他为王,称呼为有巢氏;后来人们因为吃的东西不干净,很多人生病,有人发明了火,于是让他管理天下,称呼为燧人氏。洪水泛滥,大禹治理水患,人们因此推举他为天子。

    当今的时代,人们有房子,吃的是熟食,没有水患的忧虑,所以即便是先王复生,人们也不会认他们为王。

    那么人们认什么人为王呢?

    方今百姓生于战火之中,死于其中的十之二三,如果有人能够终结了战争,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人们就会奉他为天子。

    而天子要做什么呢?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纵横家们游说天下,只为了谋取私利,商人们趋利,总做些囤积居奇的事,牟取暴利,干扰社会正常的运转,逃避兵役的人,通过依附于贵族,来免于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些人不从事生产,对社会没有贡献,只能是社会的蠹(du)虫,天子应该将这些人统统处理掉,没有他们,社会会清平许多。

    当然以我们如今的观念,每年生产的物资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分配了。

    所谓分配,绝不可能是彻底的公平分配,大米等资源可能足够,而其他的资源则是有限的,比如限量款的普拉达,耐克球鞋,因为人的喜好的不同,总不能全都一人一双买同样的鞋吧,还有景德镇陶瓷,再厉害也不可能每人一个陶瓷杯子吧,那就不用再生产其他东西了。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分配不均的现象,人们发明了金钱的概念。

    古人用贝壳作货币,同样的还有兽牙、兽皮,用交换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其实就是一种分配社会资源的方式。

    社会需要的必需品是有限的,土地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不必所有人都去做必需品产品的生产者,也可以做一些牙签、车子、丝绸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物品,也可以为人做工,造房子、做家具、看孩子等工作,以此获得相应物资。

    在此以一个家庭为例:

    外国公司投资上海的一栋大楼,请来上海的一家设计院进行楼宇图纸设计,设计费用是三千万。

    设计院拿到三千万,于是找来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其中就包括一对夫妻。

    夫妻二人是双职工,在上海工作,月薪都是一万,每个月房贷一万元,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顾。

    夫妻于是找来一个月嫂,包吃包住,一个月5000元工资照顾孩子,而后将消费剩下的1000元存下来。

    月嫂拿到工资,然后寄回家里4000元给丈夫和儿子。

    丈夫存起来3000元,而后每个月给儿子打1000元的生活费。

    儿子拿着钱,开始在学校里消费。店铺、食堂、外卖、超市、京东、天猫等从消费中盈利,从而再支持自己的家庭和消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