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决战永明城(一)(第2/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超过5万。

    宁古塔距离海参崴大约400公里。在现代这个距离不算什么,可是在古代,还是寒冷的冬季,行军的艰辛可想而知。恒禄为了所谓的出奇制胜,不断的下令加快行军,打算给海参崴的敌人来个突袭。

    却不知道,陈小虎是个怕死之人。为了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早就派遣大量的人员进行不间断的探报,这些密探还都是当地人,隐蔽性更好。这些当地人虽然不敢明着对抗满清,但是只是暗中刺探满清的情报却没有太多压力。因为,崖山人为此支付了不低的代价,足以让他们安稳的过个冬天。这些密探在清军临近定远城100多里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涯,再加上役夫,那就更为夸张了。

    森田次郎接到情报,马上率领两千多人脱离温暖的堡垒,前往三个制高点的炮台群,严阵以待。

    陈小虎这次并没有出现在前线,不过却向森田太郎提供了自己的建议。

    陈小虎虽然没什么军事素养,但是平时论坛看得多了,怎样以火枪克骑兵、步兵什么的招数,多的烂大街。又仔细的询问了军队了的原解放军战士,倒是获得了不少真正的、可用的招数。他与森田次郎早就考察过这里。这里山路崎岖,唯一能够通行大军的峡谷又处于崖山人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甚至为了更加迟缓清军的行动,陈小虎他们还趁寒冬来临之前,就挖掘了多层次、深浅不一的壕沟。

    恒禄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前来的。毕竟,这些年来,清军一直是战无不胜的状态。虽然前期水师失利,但是,清人从来也没把水师看在眼里,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清的立国之本可是骑射。

    东北地广人稀,气候严寒。根据前方的探报,与多方打探的消息,乾隆与众大臣等人的推断,所谓的新华夏远东总督,恐怕也就和老毛子的什么总督差不多,兵力不会太足。当初的雅克萨,老毛子可是只有四百多人。想来,所谓的新华夏总督,人数也多不到哪去。派出一万两千精兵,已经是乾隆极大的看重对方了。其实,也是满清对外东北用并的最大极限了,再多,他们也供应不起后勤补给了。

    及至行进至永明城附近,山路崎岖,周围还群山环绕,恒禄让探马探查周围情况。恒禄虽然是宗室,但是也不是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有点军事素养。

    探马探查了道路两侧的山峰,并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其实是,崖山人将炮台放在了更远的稍高点的山顶上。周围森林密布,虽然砍伐了一些树木,但是稍加伪装,在远处就很难发现。

    清军作为典型的冷兵器军队,对于火炮的认知并不深。更何况崖山人的火炮射程比起清军的红衣大炮还要远。而清军的红衣大炮都重达两三千甚至四五千斤,清军很难想到射程远的重炮能够布置在野外。

    没有敌人的踪迹,士兵们长途跋涉也太累了。因此,恒禄下令全军休息,休整过后再做打算。

    终于,连个多时辰后,清军休整完毕,开始行军,已经靠近了最远离永明城的三号炮台群。不过,森次郎有自己的考量,不允许守军发炮。

    清军又继续行军了大半个时辰,接近了二号炮台群,被驻守在在二号炮台口的森次郎用望远镜发现。森次郎大喜过望,“八嘎,所有炮口,发射。”

    二号炮台的首先开炮引起了连锁反应,远处的一号与三号炮台群紧随着开炮。

    清军所在处于顿时烟雾弥漫,已经不能查看其中的实际情况。不过,崖山人依然是不管不顾的将似乎不要钱的炮弹倾尽全力的发射到清军所在区域。

    疾风暴雨式的炮弹倾泻了接近一个时辰。

    清军第一次见识了的威力,直接就懵掉了。

    损失惨重的恒禄打算下令后撤。

    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