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华夏的调停(第2/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数都是类似猎户的出身,同样消灭一个敌人,消耗的子弹只相当于新华夏的一半,而且,军火补给源源不断,连续作战能力不错。

    一面倒的战斗不是新华夏想要的结果。这时候,新华夏秘密派出了一个归化的印第安人,米苏塔,来到了苏城,并不是参战,只是简单地现了一个计谋,那就是,不要将苏族骑兵用来徒劳的阻滞美军的行动了,直接南下,越过美军,然后东进,将战火烧到美利坚本土。

    苏族骑兵本来就来去如风,米苏塔有给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一个骑兵配置两匹马,机动性更强,行动更是迅速。在加上就急如救火,短短两天时间苏族骑兵就抵达了宾夕法尼亚的匹茨堡附近。他们并没有攻坚,而是在几乎没有防备的美国乡间狠狠肆虐了一番,大量的无辜民众死于苏族人的屠刀之下,大量的财富要么被掠夺,要么被付之一炬。

    美国为之震动,大量的民兵被集结起来,保家卫国。

    前线的美军也接到指令,实行类似后世小日本的“三光政策”。这样残酷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战争,持续了三个多月。期间,苏族人的苏城已经被攻破,而美国人一小半的领土都遭受过苏族人的荼毒,双方的仇恨越大越深,简直不可开解。

    但是,双方残存的理智都知道,这样残酷的战争必须停止了,否则,必然是两败俱伤。

    这时候,在边上隔岸观火良久的新华夏终于出现了,提出了双方和谈的建议。

    虽然双方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都存在必须停止战争的理由。首先就拿苏族来说吧,首都都已经失陷,国将不国,战争继续,很有可能亡国。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与苏族的战争,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过了独立战争,因为英国人没有那么无赖,战争基本局限在战场上,而此次苏族却直接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平民,美利坚独立以后几年,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化为乌有,经济甚至倒退了至少二十年。

    因此,新华夏的提议获得了双方的同意。

    以新华夏为主席国,主持双方的谈判。

    双方的谈判代表,苏族是乌特雅西亲自参与,而美国则是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杰弗逊不仅是美国第一任国务卿,还是后来的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从事政治活动近六十年之久。因此,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猛人。

    首先是苏族谈判方一个代表发难,指责美国不顾道义,不顾独立战争期间两国建立的友谊,对无辜的苏族发动了无耻的进攻。

    而美方则反驳,苏族人首先侵犯了美国的许多领土并占为己有,另外还收留了东面逃难的印第安难民,算是对美方的挑衅。美国人的军事行动最多算是报复心行为。

    双方的谈判一开始味就很浓。

    新华夏主持此次会谈的外交部长林航有点头疼,止住了双方无休止且没有意义的相互指责,希望双方能够将谈判的重点定格在领土的谈判上。只有确定了领土,才能避免以后的冲突。

    这时候苏族人首先提出,希望恢复苏族战前的领土。

    但是,显然的,战场失利的苏族人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答复的。美利坚代表果然争锋相对的提出,苏族人必须全部退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因为河东地区是英国人同意让渡给美利坚的。

    苏族人则坚持,这些河东地区原本就是印第安人的领地,西方国家无权决定这些领地的所有权。

    双方再次陷入矛盾。

    林航提议,应该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确认彼此的领土,当然,所谓的历史,可能也就最多上推个几年时间。首先苏族早就于两河流域建国,且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确实帮助美国良多,希望美国能够感念彼此的情谊。同时,美国人口众多,也确实有开拓领土的需要,苏族人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大湖流域。众所周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