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京,紫禁城。

    乾隆听着新任军机首领大臣阿桂的报告,“陛下,据可靠消息,南方伪明的王秋已然去世,其指定的接任者黄冠成威德,不足以服众,为我朝叛逆宫兆麟威逼,已经退位,甚至据传已被杀死,南方乱局已现,军机处诸同僚的意见,是否趁势发动对伪明的进攻。”

    此时,仅仅是乾隆与少数重臣的小型照会。并不担心泄密,因此,乾隆询问,“桂中堂,汝等觉得我大清能够再次克复江南?”

    阿桂面有难色,“现今伪明在江南大势已成,根深蒂固,恐不易断其根基,克复江南更是难上加难,最佳态势,战线南推至长江一线,与伪明分江而治。”

    乾隆再问,“一旦占据江北,桂中堂可有把握守住而不失。”

    阿桂跪倒叩首,“陛下恕臣等无能。”

    乾隆沉吟片刻,让阿贵等人站起来,说道,“既如此,一城一地的得失,无关大局,又何必关注?”

    阿桂下跪,“陛下深谋远虑,臣等所不及,应如何应对,请陛下明断。”

    乾隆说道,“东北为我大清龙兴之地,绝不容失。然十数年前,东北蛮夷外有新华夏贼囚之助,内有地利人和,我大清为其所趁,痛失外东北,且威逼龙兴之地。不可忍也。”

    和珅此时也因为做事谨慎又灵巧机敏,深得乾隆宠爱,得以在军机处行走,不失时机的赞叹道,“故,陛下有鉴于此,内迁移民以实东北,大发劳役以修道路,从此东北交通便捷,再无用兵艰难之苦。圣天子明见万里,于细微处听风雷,能人所不能,臣敢为陛下贺,为大清贺。”

    按道理,乾隆发言,边上若有人胆敢插话,无疑是逆龙鳞之举。但是和珅是谁啊,自古拍马屁第一梯队的人,察言观色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他见到乾隆说完后,面有难色,显然是想到了在外东北的数次战败。此时,自然要接过这个茬,并顺势赞扬乾隆一番。

    果然,乾隆听闻和珅的马屁后,身心舒爽,精神也是大振,“正是。东北用兵难点在于,道路不便,外加人口稀少,不足以为大军提供充足补给。现今,我大清在东北不仅有精兵强将,更有充足补给,以及民众之支持,克复东北,正是良机。”

    众人赶紧拜服。即使是老谋深算的阿桂此时也有些佩服乾隆,这几年的艰难形式不仅没有击垮乾隆,反而让乾隆真正成长起来,没有了以往在温和表面下的盛气凌人与对人的不屑一顾,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睿智与权谋,对于众人也有些真心起来,使人想到了满清的雄主皇太极,因此将满清的官员紧密团结了起来。因此,满清才能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巍然不动,与南方的大明有攻有守,殊为不易。

    此前,乾隆在东北的种种举措,阿桂因为南方战事的牵挂,并没有太放在心上,都是乾隆一手主抓的。此时,阿桂看来,确实是高瞻远瞩之举。

    因此,乾隆决定,趁着南方大明动乱,从南方抽调精锐北上,一举攻克伯力等几个酋长国的据点,覆灭酋长国,使得外东北再无外忧。

    众人商量此次出兵的主将人选。乾隆与阿桂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福康安。

    福康安为人坚韧,即使身处危局也能沉着应对,最关键的却是计谋深沉。虽然在与南方大明的战斗中几经失败,但是表现可圈可点,在随后的成都之战中,重创了大明的四川军团,使得四川战场是满清唯一处于攻势的地区。此时,满清已经重新将四川江北之地纳入囊中,占据了四川七成的土地。虽然说,福康安的成功离不开乾隆的大力支持,在四川,无论是中层将领,还是下层的士兵,都是精挑细选的,比如能征善战的健锐营大部就在福康安属下,战斗力冠绝满清。但是,即使如此,阿桂也不会认为自己能够比福康安做的更好。阿桂已经预料到,自己一旦不在了,福康安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