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林则徐的困惑(第1/3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会议上,还确定建立一个美洲共同市场,规定美洲国家内部各国的商品可以在其余国家自由流通。这可就影响到了美国人的利益了。

    当初,新华夏曾经趁着美国独立之前物资严重紧缺,提供了大量贷款给美国。刚开始美国人还因为自己获得的来自新华夏的“慷慨”帮助而欣喜,等到还债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帮助是多么像裹着蜜糖的黄连,让自己苦不堪言。为了废除这些极不平等的经济条约,美国人可是为之奋斗了十几年,才让新华夏放弃了对自己的种种盘剥。但是,即使如此,有些隐性的条款还在约束这美国人,让美国人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现在,新华夏再次提出关税同盟的建议,无疑是当初华美协定的放大翻版。其余拉美国家倒也罢了,他们几乎没有工业,巴不得进口的商品越便宜越好。

    但是美国人不一样啊。通过几十年的关贸保护,美国人的工业终于发展起来, 且门类齐全,不比新华夏的工业部门少多少,只是技术水平有所不及罢了。但是,就是因为如此,导致美国人的产品根本不可能与新华夏的产品在国际上竞争,试问,美国人怎么可能再次接受一个加强版的华美经济互助条约?

    因此,小亚当斯提出,鉴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希望美洲共同体能够允许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关税。

    美国人的提议获得了巴西的支持,因为巴西这几年,由于成了葡萄牙王室所在地,工商业都有所发展,也需要保护一下自身的产业。

    至于墨西哥原本对于关税是不太在意的,但是经不住美国与巴西代表的私下串联,还是同意了美国人的同意。

    由于有3个常任理事国的提议,新华夏只能同意按照美国人的要求设置不同关税水平的关贸总协定。

    不仅如此,美国人其还得到了另外的安抚,新华夏决定将阿根廷与加勒比地区列为美国的销售市场,本国的商品将不在这两个区域内销售。这自然也是新华夏并不想自己的吃相表现的太难看,照顾美国人的情绪。

    对于美国人来说,虽然这样一来,相比较最初新华夏与美利坚的约定,美国人获得的市场大大缩减,但是考虑到自己没有多少付出,且又是新华夏的手下败将,只能默默接受。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侯官县人,字符抚,又字少穆c石麟,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c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c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作为曾经上过小学历史教科书的人物,崖山人简直是如雷贯耳。

    不过,大明的建立,让一切都有所变化。大明废除了八股文,并取消了八股取士,为了适应形势变化,新建了许多学校,与晚清时期的新式学校类似,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官府出资建设的,生源主要来自是十五岁以下的儿童。

    虽然说,大明希望能够培养新式的人才为国家服务,但是,学校大量的教师还是来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虽然不允许他们教授八股文什么的,但是因循守旧的思想还是一代代传递下去,导致国内的大明虽然已经立国四十几年,需要的人才成千上万,但是依然是需要的人才没有,不需要的多的一坨。最顶尖的人才依然是来自新华夏的留学人员。

    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七岁,已经熟练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