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节 君臣(第1/2页)  恶世争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三十多万字了,仅有四十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桓冲也很痛苦。

    自从哥哥桓温去世,桓冲就继承了桓家的基业,将整个荆州纳入掌控,与建康朝廷分庭抗礼。

    淝水大战,桓冲知道一旦谢玄败北,荆州将独自面对氐秦的数十万大军,万难抵挡,力主配合朝廷出兵夹击符融。

    桓冲未能说服桓氏宗族,尤其是侄子桓玄的强烈反对,导致桓家对桓冲很是不满。

    桓玄是桓温的幼子,深得桓温喜爱,也被誉为桓家的明日之星。

    桓玄确实优秀,相貌雄伟,颇有英气,多才多艺,博览群书,尤其是文墨轻盈,在荆州乃至江南的士子之中威望颇高。

    桓温当年久镇荆州,士子归心,三次北伐,武功赫赫。一次北伐,攻入关中,若非符融拼命,加之桓温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长安早被攻克;二次北伐,直下洛阳,胡人兵马,望风披靡,当真是威震华夏;三次北伐,遇到一代名将慕容垂,桓温败北,大军损失过半。

    也多亏了慕容垂的阻击,否则桓温若是能得胜回师,很可能司马朝廷就得改朝换代了。

    桓温病逝,桓冲接掌荆州,十多年了,荆州军明面上还是二十万,但战马却足有近十万匹,已经成了江南最大的势力,甚至建康朝廷都不敢轻易发令给荆州,俨然独立王国一般。

    桓冲没有大志,没有九五之心,也不认为桓家有君临天下的本钱。

    桓冲早年与谢安、谢玄深交,与王彪之、司马道子也来往不断。

    桓冲深知,虽然建康朝廷腐败透顶,世家大族贪得无厌,但有谢家叔侄在,有王彪之的辅佐,建康朝廷就稳如泰山,哪怕它的军力不如荆州。

    但是桓家不是桓冲一人能够左右的。

    至少桓家人对桓温的感激之情,已经明显转移到了桓温之子桓玄的身上,而桓玄的优异,又促使更多的桓家人对桓冲模糊的朝廷策略甚为不满。

    建康朝廷早已没落,桓家人都知道;

    桓家的军力已经超过建康,桓家人都知道;

    桓家治下的荆州远远超过朝廷治下的扬州,桓家人都知道。

    如此,还要朝廷干什么?

    司马家族能够取代曹魏,桓家如何不能取代司马家?

    若非当年桓温布置不及,此刻在建康号令天下的就是桓家了,哪里还有司马家族什么事?

    既然桓冲无取代司马家的志向,何不让位与雄心勃勃的桓玄?

    若非桓玄年幼,接替桓温的肯定是桓玄,哪里有桓冲什么事?

    桓玄多年的小动作,从未逃过桓冲的法眼,但对这个侄子桓冲也很喜欢。

    桓玄要替换自己的举动,桓冲从未阻止,甚至没有理会,若是他能带领桓家更进一步,实现大哥的夙愿,是不是也算好事一桩呢?

    桓家,是一飞冲天,还是直入地狱,桓冲没有定论。

    正因为没有定论,所以他纵容了桓玄的野心,放松了对家族的掌控,让桓玄一步步掌握了桓家的大权,但是荆州的军政、民政依然牢牢掌握在他桓冲的手里。

    “灵宝,现在朝廷有淝水大捷,势头正猛,此时与朝廷翻脸于我桓家无益。这桓家早晚是你的,叔父我老了,心气不足了,以后这荆州就由你来做主。但是,现在你必须安分点。别闹了,好吗?”桓冲看着眼前端坐自如的侄子,耐心说道。

    “叔父,你只看到了淝水大捷,却没看到更深的问题。谢玄是打败了符融,朝廷声望更高,这不假。但这一战也消耗了朝廷多年积蓄的物资,尤其是司马道子的北伐,几乎让建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