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节 建康(第1/2页)  恶世争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四十多万字了,仅有六十多个收藏,实在是惨不忍睹啊,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建康风云变幻不断,正如头顶的老天一样。

    隆冬之时,早上还是小雪飞舞,中午就成了细雨绵绵,到了下午却又是另一种景致,寒风刺骨,湿气逼人,地面树梢都有明显的霜冻。

    贱民百姓怎么过,司马道子一点都没想过。

    今天皇帝很高兴,特意宴请群臣。

    司马道子率领文武百官叩谢了天子,大力颂扬了天子的睿智,淝水大战依靠天子的圣德,才能克敌制胜,此战大胜正是朝廷中兴的标志等等。

    群臣大声颂扬,各种拍马溜须的话语层出不穷,拐弯抹角的,直截了当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却又屡试不爽的语言艺术被发挥到了极致。

    晋帝开始还含笑听之,慢慢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名义上是迎新酒宴,其实是庆祝荆州桓家终于减轻了对建康的威胁。

    荆州的军报传来,桓家把驻守在扬州一线的兵力尽数西调,看来是想要对氐秦出手了。

    长期以来压在建康朝廷头顶的大石,总算是松动了一点,哪怕只是暂时。

    自从桓温北伐之后,司马家族的最大敌人就从胡人变成了桓家。

    借助长江天堑,司马家族可以阻挡胡人南下,至于遗留在河北的千万汉人,根本就不是司马家族考虑的了。

    但是长江天堑却无力防备来自荆州的威胁。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顺江东下,最开可两天抵达建康城下。

    桓家在荆州经营多年,二十万大军一直都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大患。桓家在荆州雷打不动,司马家族就如鲠在喉,不得安宁。

    如今,桓家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西边,盯上了氐秦仅有的川中之地,也让朝廷暂时松了口气、

    皇帝和群臣都知道,无论是氐秦胜,还是桓家胜,都必将东进,威胁建康。

    这是迟早的事,除非朝廷能乘着桓家西进,吞并荆州。

    但是做不到!依靠朝廷当前的实力,无法做到。

    一者兵力不足。朝廷最强的军团,当属谢玄统领的彭城军团,但有张回的六万大军紧紧咬住,不敢南撤。一旦谢玄南撤,张回乘机南下,则建康的危机会更快到来。而缺少了谢玄军团的支持,依靠建康这不足十万的军队,是万万不能攻克荆州的,何况还是逆流而上?!

    二者桓家已有准备。军报上提到了桓家正在组建一支三万人的长途奔袭的骑兵,这绝对是战略级的力量,至少目前朝廷的骑兵也就两万来人,大多都部署在彭城。面对桓家的五万骑兵,没有二十万人,根本不用想战果。

    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最近一段时间,朝廷可以安然无忧了。

    晋帝心里很清楚,短期的平静不过是暴雨的前奏而已,平静的时间越长,未来的暴雨就越是猛烈。

    看着兴高采烈的司马道子,晋帝突然有种所托非人的感觉。依靠这样一个纨绔,十万大军会是个什么样子,这可是司马家族最后的期望了!

    老祖宗司马懿留下古训:我们司马家什么时候都得有个后手!

    皇庄里秘密训练的十万大军,就是司马家族最后的后手,也是唯一的战略力量,非家族生死存亡,不得启用。所以,哪怕氐秦五十万大军压境,晋帝都没有调动一兵一卒。

    司马家族是真正的高兴,而王家就有些言不由衷了。

    桓家主力西进,是王彪之一再挽留都没能阻止的。没有了桓家的兵力,王家无力走上台面,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王彪之对眼前的局势,也无可奈何。桓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