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节 民心(第1/2页)  恶世争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位兄弟,晋子写得很不容易,但六十多万字了,有八十多个收藏,还可以努力一下,恳请列位花费三秒的时间收藏一下,顺便也帮忙宣传一下,晋子多谢各位了!)

    漳河边上,黑压压的人群忙碌着,人群每前进一步,身后就留下一段崭新的河堤和河渠。

    刘穆之赤着脚,在河堤上不断的勘验着,身后跟着十多个官吏模样的人。

    “这里还要加固,必须用青石加固,不能用木头,这个地方是弯道,一旦发大水,这里就是要害!在这里立一块碑,把负责这段河堤的工匠和你们的名字都刻上去。如果没有祸事,能够阻挡洪水,你们连同你们的后人都将被冀州百姓万世祝福;如果不能阻挡洪水,你们都要人头落地,连带你们的家人和族人都将受到制裁,而且万世被人唾骂!明白吗?”刘穆之干涩的声音响起,身后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而后凌乱的应承着。

    刘穆之冷冷的笑了。

    漳河,冀州最主要的河流,可灌溉冀州百万亩土地。历史上老漳河河道狭窄,再加上多河汇流、致使巨鹿、宁晋、新河、隆尧一带,经常泛滥成灾,故形成了有名的宁晋泊。

    治理冀州,重在漳河。漳河好,冀州好;漳河乱,冀州灾。

    刘穆之没有去清理世家官吏,而是集中人手整治漳河,不管什么官吏,做得好,留任、升官;做不好,免职滚蛋,简明爽快,让冀州官风立时转变。

    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吏,对能否升官,不是很感兴趣,但对关系到自己家族的门风却万分留意。

    只是立碑书传一条,就让大多的世家官吏尽心了很多,甚至好些世家子弟还动员自己家族捐款捐物协助治河,所图者无非让自己家族能够在碑上流传。

    冀州一个世代经商的小户人家,为了让自己做县令的子弟能够出人头地,居然拿出了一百万黄金,资助县令治河,刘穆之亲自视察那个县令的功绩,当即命人为其立碑纪传,甚至写入了冀州史册,在当地立即传为佳话。

    一个商人子弟居然通过治河把自己的家族写进了冀州史册,这让冀州的世家大族情何以堪?!于是,短短半月功夫,冀州大大小小两百多个世族联名上书刘穆之,要求自己的家族单独承包若干漳河河道治理,若治理效果不佳愿举族谢罪云云。

    刘穆之欣喜异常,立即照准,亲自划分漳河河道给了那些世家。

    邺城张氏,乃是冀州望族,从汉末支持袁绍,到后来扶持曹操,确定了自己在冀州超人一等的地位,屹立冀州三百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冀州。

    张氏一口气从刘穆之手里拿走了一百里的漳河河道,却私下纵容子弟克扣工饷、以次充好、滥用物料,被亲自巡查的刘穆之抓了个正着。

    刘穆之没有丝毫犹豫,命人立即将张氏一族拿下,张氏的全部田地被收归府衙,张氏的全部奴仆全部释放,连同张氏的两千多私兵,也被全部收编,无一人漏网。刘穆之同时邀请冀州县级以上官吏和其他世族家族到现场查看,对张氏的罪行确认无误,而后果断抄家,张氏家族连同十几位在职官吏在漳河边被斩首示众,张氏财物一体充公。

    刘穆之的果断和强势,让冀州的世家大族不敢有丝毫大意,对刺使府的公文再不敢有丝毫轻视,也对自己负责的河段更为用心、更为谨慎。

    至于老百姓,对刘穆之简直视若神明,甚至好些地方都有了刘穆之的祠堂,日夜香火不断。

    剿灭张氏,给刘穆之树立了威望,其余的世家大族立即蛰伏,凡是刘穆之的命令,再没有人敢质疑。

    漳河的治理速度,日渐加快,一段段崭新的河堤不断延伸出去,一片片的田地得到了浇灌。

    刘穆之的做法被冀州的御史源源不断汇报给了王猛,再转给张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