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批斗学术界(第2/3页)  大唐之暴君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批判,不过是为了扭转时下的歪风邪气,给学术界和教育界竖立新风貌。

    芈月脸色不好看,自从吴天为帝辛和苏妲己平反后,苏妲己对吴天愈发感兴趣,她是知道苏妲己的能力和手段。若是苏妲己也去了滇国,那她和褒姒两个圣女都将是失去巫教那雄厚的资金支持,秦国想要崛起就更加困难。

    人才抢夺不单是秦国、滇国,魏国在信陵君上位后,也同样发出了招贤令。三国抢夺人才非常激烈,但是滇国却是人才招收最多的国家,魏国其次,秦国竟屈居末尾。芈月也知道秦国的刑法严酷,学术上没有多少自由,一切都是为大秦利益‘服’务,不符合大秦利益的学说,根本无法在秦国有生存的土壤。

    滇国却不同,学术非常自由,采不采纳那是滇国的国策选择,并不讨厌相反的学说在滇国传播。滇国已有海南百川有容乃大,但凡对滇国有利的论点和策略,滇国都会采纳,诸子百家学院中的理论将成为滇国各种国策的理论依据。

    吴天这一手可把所有国家打得无还手之力,吴天主张务实,反对务虚,那些所谓的学说遇到吴天这种全才,若是不切实际,根本玩不转,会被吴天批得体无完肤。当下各学派的弟子都在滇国地方上去搞实践去了,论证其理论真伪。

    吴天给诸子百家大开方便之门,只要得到证明其正确性,均可入仕,滇国原本急缺的人才,如今却充裕起来。就是没有得到采纳的学派,也可以从事教育工作,一边搞教育一边搞研究,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黑龙也想把那些没有受到重用的学派挖到秦国来,偏偏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动摇的,都想在滇国有一番作为。理论不行,可以通过实践慢慢的论证修改,以前缺钱,日子艰难,无人问津,如今吴天给予了他们宽松的研究条件,更给了一条活路,从事教育工作不也是一条政途么?一旦政府缺乏能干人才,便会从教育骨干中挑选出来做官。

    反正教育方面非常自由,国家开薪水,只要教育的孩子是按照国家教科书教导就可以。你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必须在诸子百家学院去辩论,拿出你的各种理论以及地方上实践得出的可行性报告,一旦采纳,便可青云直上。

    韩非现在担任司法院院长一职,并着力研究刑律,找出滇国颁布法律的漏洞,然后补全这些漏洞。韩非虽然有很多人嫉妒,但是滇国的王后是韩晶,因为吴天对韩非的重视,所以韩晶也非常照顾这个韩国王族子弟,想要整韩非,真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吴天用人从来不看出身,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弟子,但是范增却不是,名望并不高,默默无闻。在建立诸子百家学院后,他竟然入滇寻求仕途。吴天看到范增的名字后,立即提拔使用,如今正在吴天设立的参谋部任职。

    眼下只有一个人尚未来滇国,那人就是统一秦国的绝顶谋士尉缭子,此人至今未至滇国,吴天有些惋惜,若是尉缭子来了滇国,与乐毅、范增倒是可以论及军事,由他提出各种军事理论,让三人编写滇国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教材,结合孙子兵法,可以整理成一套切合滇国使用的兵书大全。

    至于张良,吴天非常坚信,等韩国被魏国灭后,他必来滇国谋求官位。毕竟韩晶是滇国的王后,他又是韩国的贵族,如今韩非得到了重用,那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他现在还是个小屁孩,正是求知欲极强的时候,韩晶曾邀请张平把其子张良送来滇国就学,毕竟教育之完备非滇国莫属。

    只苦于韩国现在正是国家危难时期,已有灭国现象,他不想把张良送来滇国,实因影响问题,若他把张良送来滇国,会让韩国其他人误为韩国即将亡国,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蔡泽瞟了芈月和秦王一眼,叹道:“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吴天有识人之明,如今韩非和李斯在滇国都得到了重用,就是乐毅都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