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出大事了(第2/3页)  大唐之暴君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商去,新明扶持工商,也不会受社会鄙视,身份地位已提升了上来。”

    顾炎武等大臣纷纷把目光看向吴天,只见吴天笑道:“你们看我干什么?既然有了法,就要按照法律来。法律上如何处罚这些蠹虫就该如何处置。区区五十个秋决之人而已,在我看来,人数还是少了,显然反腐力度还不够。新明是新明,大明是大明,不能把新明拉回大明的轨道上去。当年明太祖没有执行工商法,乃因太祖体恤民生疾苦,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并无错误,只是太祖的一番好心却成后来者用来牵制改革的祖制,真是天大的笑话。事易时移,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法律都会渐渐地沦为发展掣肘。历朝历代的律法以及执法人员就是这样完蛋的,法律竟成了特权阶级用来打压后继者的利器。”

    言罢,吴天端过旁边宫女茶盘中的杯子抿了一口,吴天身上的气势比起阿九更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帝王,不怒自威。他坐在龙椅上,忽觉吴天才是新明的帝王,阿九这个名誉上的帝王却失色多了。

    下面的大臣大气也不敢透一口,吴天虽然没有明着强制,可要是听不懂吴天的言外之意,那你这个臣子也该卷铺盖回家了。顾炎武心道:“你都说了,我们这些臣子敢说么?”

    吴天笑道:“你们都是新明的能臣和忠臣,你们也不希望新明刚刚立国就滋生了,现在大部分官员的工作还是做的不错,敢大胆使用新人,这是好事情,不要小觑了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具备老臣不具备的条件,他们有敢作敢为的精神,何况他们正处于理想化阶段,很容易走上能吏和清官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俸禄已足够他们衣食无忧,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报复,拥有着强大新明的信仰。”

    说到这里,吴天笑了笑,又道:“虽然我经过的地方少了些,可据我暗中调查,大部分新提拔使用的新人都干的不错。那种干劲,啧啧,你们见到了也会非常感动,可能在贪官眼中,这是一群傻子,可在百姓眼中,他们却是一个真正为民为国为君的好官,没有那些老成持重的官吏讲究官体,在我看来,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事,虽然手段有些粗糙,可我却觉得他们实在。”

    为了表示自己说的是实话,是去考察了的,当即吴天又把好多地方官吏的名字提了出来,并对这些官吏各种办法剖析,有好有坏,但是这些官员在做,可不是空口白话。

    听的下面的大臣捏了一把汗,忽觉新明的官真不好做,你前朝的官难做多了。瞧着一部分大臣面露羞色,吴天叹道:“站在这里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好的,水至清则无鱼,我也知道你们心中很不适应,不过国家要强大,要在未来十年后扫平西南和北方,新明就必须强大,这是新明的规则,也是官职的改革,我还担心好多愣头青不大适应这样的环境,在我秘密调查下,忽然发现,我们都小觑了这些七品县令新秀的能力和奇思妙想。在我眼里,官只有能官和庸官,能让在自己的管理地区发展民生,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那就是一个好官和能官,这样的人就该大力提拔使用。”

    接下来,吴天又对这些分子的危害性进行了论述,虽然是他一个人在讲,大臣在下面做记录,显然吴天第一次上朝就对新明各种政策意见高度重视。

    对治理地方的经验,没有一个大臣有吴天这般信手拈来的自信,言之有物。遂又对有些地方的民风了解不足,干出了不少笑话。可吴天却没有对这些官员批判,而是鼓励居多。

    吴天算是给这些大臣上了一堂政治课,生动而不乏味。不知不觉间,时间已到了中午,方怡早已安排了吴天与这些大臣的宴会,直至宴席散后,有些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大臣,却如醍醐灌顶般清醒了过来,明白了吴天为何要对这些分子零容度。

    当大臣下朝后,顾炎武面露苦涩,低声道:“唉,老夫以为驸马不懂政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